与刻意闲适和故作轻松相比,这样的松弛感反而更贴近理想中收放自如的生活态度。
珊瑚绒睡衣套西装、勒住裤腿的棉袜搭配露脚面高跟鞋、奶茶袋或塑料袋代替通勤包……这些相当炸裂的穿搭,被不修边幅的年轻人穿进了办公室,掀起一股名为“上班恶心穿搭”的风潮。
顾名思义,“上班恶心穿搭”指的是年轻人不再遵循上紧下松的穿衣法则,或是上短下长的时尚潮流,而是随便套上件衣服就通勤。这些只出现在工作日的迷惑搭配,只要能遮身蔽体就算完成任务,不存在任何审美使命。在打工人看来,“我都活着来上班了,你还奢求什么别的?”
如果追溯起“恶心穿搭”的互联网源头,或许是去年一位网友分享说,因为工作的茶楼冬天不开暖器和空调,她只好在红色工作制服下穿了肉色加绒裤和加绒板鞋,因此被老板娘批评穿得恶心。没想到这一话题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共鸣和莫名攀比,都想看看到底谁上班时穿得最丑。进行一番全国摸底大调查后发现,原来彼此都是同道中人。
当“精致的猪猪女孩”不再注重外表,通常会被戏谑为“没有在乎的人了”。如果这个语境放到职场,很容易被理解为整顿职场、膈应老板的叛逆之举。但事实并非如此,甚至夹杂着很多无奈。
尽管网友们晒出的“恶心穿搭”各有各的恶心之处,但多看几个就能发现一些互通的底层逻辑,这些穿着都主打一个实用——保暖、舒适、便捷。比如,西服里面套“省服”,是因为珊瑚绒睡衣真抗冻,到家后脱掉外套就能摊倒在床,一秒切换休闲模式;再说北京“海淀人民五彩斑斓的黑”,那是因为只有黑色羽绒服才禁得起人山人海的地铁通勤,以及被“盘”得锃光发亮的闸机与扶手。
所谓“恶心穿搭”,其实并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黑白灰T恤+牛仔裤的基础款搭配虽然不亮眼,但也不至于在“比丑”中斩获头角。这些看似普通常规的打扮,浑身透露出一股“我只想本本分分打工,并不想牵扯其他事”的洒脱气质。
网友描述或照片中的奇葩搭配,其实极少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更常见的是,身边同事或许并不精致,但也远谈不上“恶心”。那么,为什么明知网络与现实存在相当距离,却仍有如此多人乐此不疲地参与讨论,甚至不惜“自毁形象”加入比拼呢?
“土得心安理得,丑得平静自洽。”网络上对于“恶心穿搭”的戏谑,不过是打工人用来化解生活现实矛盾与精神压力的一种方式,本质上与发疯文学、吗喽文学并无不同。现实生活中的“恶心穿搭”,并非真心要恶心谁,只是不想因为日常穿着而耗费心力。打工人不过希望穿着普通的衣服,平淡而踏实得过着自己普通的一天。在融入复杂社会系统的过程中,他们选择摒弃外界的评判、追求内心的舒适,以对抗“高速运转”的社会带来的眩晕感。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精心打扮也好,随意穿搭也罢,终究是个人选择。全网“比丑大赛”或许只是个短暂的风潮,但却再次提醒人们包容与自由的重要性,毕竟这些“丑衣服”也有另外一个名字——“随性穿搭”。与刻意闲适和故作轻松相比,这样的松弛感反而更贴近理想中收放自如的生活态度。(完)
【本栏目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刘望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