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圆动静,纵横变化,烂柯岁月,春秋一局。
首届“南洋杯”世界围棋大师赛11月2日开枰。
这项由中国围棋协会与新加坡围棋协会主办的世界大赛,吸引了中、日、韩三国以及东南亚、欧洲、北美的32名顶尖棋手纹枰争锋,其中不乏柯洁、丁浩、申真谞、朴廷桓等名将。
赛事前半段,多国棋手将在“棋城”成都手谈论道,决赛和季军争夺则将于新加坡上演“狮城”争霸。
▲2024年11月1日,南洋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开幕式现场。(图片来自“东西问”微信公众号)
“南洋杯”有何特色?
自1988年日本创办富士通杯、中国台湾实业家应昌期创办应氏杯至今,世界棋坛涌现出春兰杯、三星杯、LG杯、梦百合杯、百灵杯、烂柯杯等上百个世界围棋大赛。
“南洋杯”是首次有中日韩以外国家举办的世界职业围棋大赛,也是首次由两国围棋协会共同主办的世界围棋大赛。因此,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用“国际合作敢为天下先”形容“南洋杯”的问世。
当今世界围棋棋坛中日韩三国鼎立,世界大赛常由三国棋手争锋。此次“南洋杯”给予了东南亚棋手更多参赛名额,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均派棋手参战。“南洋杯”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围棋在东南亚乃至更多地区的认知度和普及热潮。
“南洋杯”缘何落子成都、新加坡?
早在2000多年前,围棋就已成为成都市井人家的娱乐活动,当地凤凰山汉墓出土的画像砖,即有“六博棋”图。诗圣杜甫结庐成都草堂之时,曾留下“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等与围棋相关诗句。
上世纪60年代,陈祖德随中国围棋队来到成都,看到街边茶馆里、道旁竹椅上都是在下棋之人,曾感慨“全民下棋,真是一个棋城!”而当时成都已有“棋城”之美誉。
今日“棋城”,棋风更盛。随着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加快,成都不仅举办了阿含·桐山杯中国围棋快棋公开赛、中日韩聂卫平杯围棋大师赛、中国围棋西南棋王赛等围棋大赛,出版《弈藏天下》《围棋实用大全精编》等多部精品棋书,成都队还在刚刚结束的男子围甲联赛常规赛、女子围甲联赛中夺冠。
方圆动静,纵横变化,烂柯岁月,春秋一局。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围棋运动从中国出发,兴盛东亚,流行南洋、欧洲、北美。而新加坡不仅是南洋棋风最盛的国家之一,“狮城”独特的中英双语环境还有助于加深围棋文化的国际交流。
新加坡围棋协会会长陈丁川坦言,在中国围棋协会帮助下,近年来新加坡围棋赛事梯度建设越发完善,青年围棋棋手的棋力逐渐增强。参加此次“南洋杯”的新加坡棋手陈亦函虽然只有13岁,但他曾击败职业棋手,并连续在两个选拔赛夺冠。
虽然首轮比赛,陈亦函不敌韩国世界冠军申旻埈。但赛后陈亦函坦言,自己主要抱着涨棋与交流的心态参赛。“围棋既是竞技,也是文化,围棋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人们之间的交流,可以不通过语言,只通过手谈进行交流,促进了解、增进友谊。”
▲2024年11月3日,南洋杯世界围棋大师赛16强比赛现场。(图片来自“东西问”微信公众号)
钱钟书曾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费孝通也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而中华南洋,同样棋道相通。围棋蕴含的“以和为贵”“大局为重”等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高度契合。
也许正如常昊所言,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热爱围棋的人士越多,越有助于向往和平、互惠互利、共谋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完)
作者/贺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