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海哭的声音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692941679119

从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到经济发展,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将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其危害对人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覆水难收,遗祸无穷。

日本政府无视国内外反对呼声,8月24日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从海洋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到经济发展,日本核污水排海将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国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魏方欣表示,其危害对人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覆水难收,遗祸无穷。

  ▲8月24日,日本民众在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的东京电力公司总部附近举行集会,强烈反对日本政府当天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作业。(图片来自中新社)

海哭的声音

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普纳此前发表声明称,核污染水排海不仅是核安全问题,更事关海洋环境、渔业、民众健康以及子孙后代利益,具有明显跨国界、跨代际影响。

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有日本专家称,受影响的生物仅限于福岛近岸营生物种。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也曾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算核素在海洋中的扩散情况,认为其顺着海流将在5年后抵达北美。

但现实很快“打脸”,4个月后,有人检测出距离福岛较远海域(30千米)的生物所受辐射剂量率仍高于限值。隔年,有科学家在美国西海岸捕捞的金枪鱼中检测出铯137与铯134,确定它们在迁徙过程中曾经过福岛,带上了放射性物质。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王悠说:“目前已经报道的核污水含有60多种放射性物质,毒性来源有双重属性,第一是它的放射性,第二是它的重金属属性。这两种属性都可以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危害,比方说产生DNA损伤。”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亮举了一个例子,“氚水排放到海洋里,藻会利用氚水把它合成蛋白有机物,藻又是虾和鱼的食物,它就会被鱼和虾吃掉,成为鱼和虾体内的蛋白。那么在我们食用鱼和虾的过程中,就可能把在蛋白中的氚就引到体内,它就成为了身体的一个部分,这就会发生长期的内暴露,势必会影响到健康。”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则表示,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超过500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而且,碳-14在海洋生物体内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对于日料,多人表示以后会少吃,也有商家为求买家放心,在食品上标注食材来源地。(图片来自中通社)

海洋意味着生命

同时,核污染水排放也将破坏渔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尤其是对严重依赖海洋生态系统的太平洋岛国来说,海洋意味着生命,是民众赖以生存的资源。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就曾表示,作为太平洋中的小国,他们需要依赖海洋和金枪鱼资源,全球50%至60%的金枪鱼来自太平洋,尤其是太平洋北部。

11年前那场灾难让福岛渔民们吃尽了苦。11年后,福岛的海产捕获量也只有核事故发生之前的两三成。今年3月,福岛渔民小野春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情绪有些激动。他担心他家捕鱼的祖业难以继续,三个儿子也会失业。

小野春雄说:“我们是福岛土生土长的渔民,只能在这里捕鱼。我们世世代代都靠海为生,如果海洋被污染了,我们捕的鱼就卖不出去了,我们也无法生活了。”

核污染水排海对渔业的的影响立竿见影。据韩联社报道,24日当天,韩国多个海鲜市场几乎空无一人。韩国釜山最著名的海鲜市场札嘎其市场,以及附近的民乐生鱼片城(以生鱼片餐厅众多而闻名),周四几乎空无一人。济州岛南部的东门鱼市场也没有什么顾客。

一位在济州岛东门鱼市场做了20多年海鲜生意的商人表示:“这些天,市场就是一条没有顾客的空荡荡的高速公路,”他补充说:“新冠疫情期间,生意都比现在好。”

另一位来自韩国西部沿海城市群山市的渔民对韩联社说:“一想到明天要去海鲜拍卖会,我就觉得很沮丧。我认为,海鲜消费量已经减少了四分之一,价格可能还会变得更低,”他说:“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了。”

  ▲8月16日,韩国全国渔民会总联盟的渔民在全罗南道高兴郡沿海一带举行集会,抗议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图为抗议活动现场。(图片来自香港中通社)

愤慨但不必恐慌

受日本核污水排海影响,24日下午,中国多地出现了市民抢盐的现象。在北京某连锁生鲜超市线上平台,原本供应充足的食用盐,仅过了一个小时就显示“缺货”。而在线下,多家超市内的食用盐存在多次补货的情况。

当天下午4时左右,物美超市北京紫竹桥店的售货员称,“盐都抢没了,前天(22日)就开始抢了,今天补货不下十次。海盐抢得多,中午饭那会儿就没库存了。”

“这个(买)十几包,那个(买)二十包,(架上)有多少哗啦哗啦就没了。”售货员表示。

当然,抢盐的不只中国民众。在韩国首尔的一家超市里,货架上满满当当地摆放着从大蒜粉到辣椒酱等调味料,唯独少了盐。货架上的一块牌子写着:“盐缺货。由于供应商问题,盐的供应有所延迟,对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韩国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展示如何囤积海带、凤尾鱼这样的食材,尽最大努力减少核污水排放对自身的影响,即使这种囤积从长远看可能毫无意义。

中国盐业协会会长王小青表示,对于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不建议仿效。中国生产的食用盐,使用原料有海盐、井矿盐还有湖盐,其构成比例分别为22%、61%、17%。一般来说在进出口这个问题上,中国是大进小出,进口的多一些,出口的少一些,而且进口的原料盐主要是用在工业上作为化学原料。中国食用盐产量能够满足需求。

中盐集团亦发布声明表示,中盐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

不只是食盐,从海洋生态到食品安全,日本强行核污水排海的危害显而易见,民众的担忧理所当然。但在愤慨的同时,我们不必恐慌,因为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应对日本核污水排海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

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后,中国海关总署24日宣布即日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

“市民们也不要过于担忧。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海产品一定是经过严格检测的,是安全的。”从事渔业资源研究的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陈新军教授强调。目前,我国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距离污染源较近的水产品也将严格受到管控;同时,对于公海捕捞的水产品,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加强监测与监管,加强与有关沿海国家的国际合作,开展对海洋生态、海洋生物的安全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完)

综合中新社、中新网、央视新闻、《环球时报》、《新京报》、《生命时报》等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