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6种物品不允许被带入太空?

来源:参考消息网 1706167632000

我们对太空中的引力了解得越多,就越清楚哪些物品不属于太空。由于外太空的重力较低,这些物品已从太空旅行资格清单中被删除。

        ▲图为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图片来自中新社)

参考消息网1月25日报道 据美国《发现》杂志网站1月2日报道,曾几何时,太空旅行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现在,已有数百人离开地球大气层在外太空飘流。尽管还有很多东西有待探索,但在研究人员和宇航员的努力下,一些宇宙之谜已被揭开。

例如,我们知道地球和外太空之间的众多差异之一是重力的大小。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说法,太空中只有很小的重力,不像地球。地球上的重力持续将我们向下拉,让我们的双脚能够稳稳地站在地面上。然而,太空中的低重力使人和物体都更容易飘浮。

我们对太空中的引力了解得越多,就越清楚哪些物品不属于太空。由于外太空的重力较低,这些物品已从太空旅行资格清单中被删除,其中一些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1.椅子可以被带进太空吗?

太空中的家具与地球上的有些不同。在重力极小的情况下,很难坐在椅子上,更不用说让椅子在不借助螺栓固定在地板上的情况下保持静止。

事实上,作为一个既充当宇航员居住的家也是他们开展研究的科学实验室的大型航天器,国际空间站的地面上根本无处可坐。由于像椅子这样的传统家具基本上只能飘浮在太空中,因此它们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危险,而非便利。

宇航员吃饭时坐在哪里?

虽然国际空间站上可能没有传统的椅子,但宇航员仍必须每天吃至少三顿饭。那么,他们吃饭时坐在哪里呢?

原来,宇航员进餐时只是尽量使自己在飘浮中保持稳定。他们的膳食有特定的限制,并且都是预先包装好的或罐装的,这确实有助于减少混乱。此外,还有食物托盘,通过织物带固定到墙壁或宇航员的腿上,目的是将食物固定到位。

2.钢笔和铅笔可以携带吗?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太空探索的兴起,NASA的科学家很快发现,在太空中几乎不可能使用墨水或圆珠笔。宇航员很难使用钢笔,由于缺乏重力,墨囊中的墨水无法顺着笔尖流到纸上。

另一方面,铅笔也被禁止使用,因为破碎的石墨可能会对宇航员造成危险,或者飘浮起来卡在重要的电子设备中。更不用说,铅笔上的易燃木材本身就构成了危险。

宇航员在太空中用什么写字?

当然,宇航员在太空中有很多报告要写。正因为如此,一款名为菲舍尔太空笔的特殊太空笔应运而生。这是由保罗·菲舍尔发明的一款反重力笔,自1968年以来随载有宇航员的每艘NASA航天器进入太空。这种笔采用氮气加压墨盒,即使在零重力环境下也能使用。

3.在太空中可以食用面包吗?

面包屑和太空可不算是绝配。虽然面包是一种主食,也是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但其易碎的性质使其不适合在空间站上食用。清洁至关重要,而面包屑在重力很小的情况下很容易四处飞散。再加上面包的保质期很短,使其成为另一种不允许进入太空的物品。

宇航员在太空吃什么?

别担心,宇航员仍然可以吃花生酱和果冻三明治。他们只需要用玉米饼代替面包。另一种选择是皮塔饼或扁面包,基本上任何不怎么会产生碎屑的食物都可以。

4.太空中可以喝碳酸饮料吗?

如果你离不开汽水,那么太空可能不适合你。事实上,所有碳酸饮料都不允许带上太空,因为它们的性质会发生变化,从而给宇航员带来麻烦。

由于微重力,溶解在这些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不会像在地球上那样分离并上升到顶部。如果在微重力状态下饮用,饮料中的碳酸化作用可能会给宇航员带来不适,并产生类似胃酸反流的症状。另外,在微重力作用下,这些饮料也可能在太空中四处飘浮并造成更大的混乱,更不用说饮料罐会给航天器造成额外的污染。

宇航员在太空中喝什么?

宇航员防止脱水的最佳选择是水。全脂牛奶和酒精不适合在太空中饮用,因为它们不能恰当分解,并且含有可能损坏设备的成分。不过,冻干混合饮料也是一种选择,它们可以添加到水中。

5.太空中可以使用调味料吗?

在微重力的太空中,调味料是一种危险,因为它们会弄得一团糟,这也是它们被禁止在太空旅行中使用的原因。调味料很容易形成碎屑,堵塞空气净化器和过滤器,甚至可能损坏设备。

这意味着盐和胡椒等常用调味料不能以传统形式提供。不过,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使用小包装的液体盐。

6.在太空中可以吃冰淇淋吗?

遗憾的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一种甜品不能以传统形式进入太空。冰淇淋容易弄脏环境,这使得在太空中飘浮时享用它有些不切实际。此外,冰淇淋有一定的保质期,打开后只能在冰柜里保鲜六周左右,航天器上的条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那什么是宇航员冰淇淋?

宇航员冰淇淋本质上是冻干冰淇淋,不需要冰箱,也不会融化。事实上,在1968年的阿波罗7号任务中,它就已经在太空中首次亮相了。不过,由于口感欠佳、成分易碎,它并没有受到宇航员的欢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宇航员冰淇淋却在地球上大受欢迎,尤其是在世界各地的科学博物馆和礼品店。(完)

责任编辑:佳蕾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