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专家揭秘恭王府修缮,用的石料都是“原产地材料”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744956000000

古建修缮是项枯燥、寂寞、艰苦的工作,恭王府就像是一位200多岁的老者,年纪大了难免会“生病”,而修缮过程是给古建“治病”,帮它恢复健康。

穿行在恭王府院落中,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述说着过往的历史。“你知道古建修缮最关键的是什么吗?”走着走着,张壮忽然问记者,随后会心一笑,道出了八个字:原汁原味、精工实料。

“原汁原味、精工实料”,是张壮修缮恭王府古建筑心得的提炼。作为官式建筑营造技艺(恭王府)代表性传承人的张壮,对恭王府像自己家一样熟悉。今年他已经63岁了,每周,他至少有三天在恭王府。

“从高往低看,”张壮指着屋顶的瓦片,“瓦件如果坏了,会看到明显的裂缝,得赶紧更换;往下再看瓦当和滴水,有开裂的或者掉落的,都得第一时间处理;最后看窗户和地面,有没有磨损需要修复的。”张壮说,别看像瓦当、滴水这样的小部件,一旦出现损坏,不仅牵扯到安全问题,还有可能让雨水渗进木基层里,古建怕火也怕水。

▲本文图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看着恭王府的一砖一瓦,张壮的记忆回到了四十多年前。

1981年,19岁的高中毕业生张壮被留在了原文化部组建的修建队,成为第一批参与恭王府修缮的成员之一。青涩的张壮跟工匠师傅沟通时经常听不懂晦涩拗口的专业术语,“其实挺尴尬的,交流起来有‘代沟’,很费劲。”张壮当时还只是个最基层的壮工身份,说白了就是给瓦工准备材料的,干的都是体力活。

为了让自己尽快进入匠人圈,张壮想了个办法。他随身携带笔和本,遇到听不懂的术语就记录下来,不确定的字用拼音代替,下班后再回去查字典。《新华字典》查不出来,又买了一本《康熙字典》。“好多都是繁体字,看都看不懂。”这也激发了他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有各类培训班,张壮选择了土木工程技术,连续学习了两期。通过大半年的学习和积累,他打开了求索营造技艺的大门。此后他坚持边工作边学习,前后用了13年完成中专、大专和本科的学业;还利用施工淡季参加专业培训,拿下了瓦作施工、质量检查员、古建预算、项目工程负责人等多个岗位证书。

古建修缮是项枯燥、寂寞、艰苦的工作,但恭王府在张壮的眼里,就像是一位200多岁的老者,年纪大了难免会“生病”,而修缮过程就是给古建“治病”,帮它恢复健康。

恭王府的修缮工作最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当时府内杂草丛生,荒废凄凉,还被多个单位和居民住户占用。张壮等负责修缮的同志吃住都在单位,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为住户清扫花园,一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一个月只回一次家。渐渐地,住户被他们的真诚和实干感染了,态度180度大转变。

传统的营造技艺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天晚上,张壮在研究墙体的砌筑工艺时突然想到,“到底是顺山砌筑,还是爬山砌筑?”他始终搞不清两者的区别。晚上8点多,张壮蹬上自行车,赶到4公里外的老师家中求教。在老师的指导下,最终确定使用顺山砌筑的砌筑工艺,更好地还原了古建原貌。

古建修缮工程,匠人技术和修缮材料两个关键因素必不可少。“特别是材料的生产采购,就需要我们亲自去考察。”张壮对于修缮材料有一个执念,“原材料”并不能满足他,他坚持要寻找“原产地材料”。

第一次寻找采购山石还是1985年。张壮听工匠说,门头沟的大山深处有他想找的景观叠石原材料,便揣着山石样品,骑车直奔门头沟的深山。

张壮找到了当地的村干部帮忙引路。山路越走越陡,他们索性将自行车放到了杂草丛中,徒步前行。山谷内荆棘丛生,山路陡峭险峻,徒步了两个多小时,翻过了四座山梁,张壮终于发现了一处非常接近样品材质和形状的山石。“应该是这儿,没错了!”两人激动不已。确定好开采地点,做好标记,等忙完了,天已经黑了。此时,二人又饿、又累、又困,腿都快迈不开了,幸好在山间碰到一处农家,借宿一夜。这次寻找山石任务,张壮骑行加步行距离超过了80公里。

恭王府府邸的古建筑有很多台明石,起到防水隔潮、稳固结构、扩大建筑体量的重要作用,然而该种石材的溯源却困难重重。

了解到可以运用矿物质化学成分分离实验对原台明石材料进行分析,张壮提出采购前先采集样品再进行检测。经过提取多个石矿坑中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及对比后,最终将石景山区石府村产的原石确定为台明石修缮石材,最大程度地还原王府的古建古韵。

一次次地修缮,一次次地研究,张壮对原产地材料的执念越来越深。正是这份执念,让修缮后的恭王府,“原汁原味”地向世人展示出二百多年前的风姿。

张壮经常受邀参加一些主题宣讲和公益活动,还将自己官式建筑营造技艺倾囊传授给徒弟——新成长起来的恭王府博物馆“80后”“90后”同事。“作为官式营造技艺(恭王府)代表性传承人,我的使命是去发掘和研究更多属于恭王府的故事,传递‘恭博人精神’,将一座‘原汁原味’的恭王府传承下去。”张壮说。(完)

责任编辑:卜乐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