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马迁徙不看签证,中国游客不看预算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54040478940

“这里是真正感知生命力的地方,没有边界没有天花板。”

在肯尼亚,大自然是编导,动物是演员,每天上演着不需要剧本的生命故事。

这里是《动物世界》的经典取景地,也是无数动物爱好者的心头白月光。

每年7月到9月,百万角马、斑马从坦桑尼亚涌入肯尼亚草原,为了水草,也为了生存。它们必须穿越鳄鱼密布的马拉河,这场迁徙被称为“天国之渡”,也是草原上的“史诗大片”。

曾经,只能在电视看“角马跳河”;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站在马赛马拉的河岸,近距离目睹这场奔腾而残酷的自然奇观。

非洲不再只是地理书上的遥远地名,而是一块正在被重新认识的土地。它不完美,却足够真实;它很远,却让人上瘾。

  ▲2013年8月拍摄的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中新社资料图片)

河马打呼噜,我在旁边睡觉

当在非洲草原上看到动画片《狮子王》里的落日,“90后”李玉娇觉得,这趟旅行值得。

落日时分,她待在肯尼亚马赛马拉森林的帐篷里,看到小鹿斑比来串门,一只小鸟叼着一块面包飞走了,河马、鳄鱼在河岸边栖息,夜晚伴随着河马的鼾声和虫鸣的白噪声入睡……“这些时刻太美好了,我该怎么记住这一刻。”去年国庆假期,李玉娇选择在非洲大草原度过,《动物世界》就在眼前上演。她完全被治愈了,“亲近大自然真的是摆脱焦虑的好办法。”

“90后”吴非是北京某互联网大厂的一名员工。他和新婚妻子在坦桑尼亚度过了十天婚假。在入住草原上的酒店期间,在门口的吴非突然听到一阵响动,他担心是猎豹,不久他便发现那是一只小斑马躲在树后。

“刚开始我躲着它,它也有点躲着我,后来我观察它,发现它似乎也在观察我。”与草原上动物的互动至今仍让吴非想起来有些许感动,“那是当代打工人生活中一种极为难得的体验。”

同样是在坦桑尼亚,“95后”女孩谭天文感慨:“在东非的每一天都充满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看到什么动物,置身其中才发现远比纪录片更震撼,这里是真正感知生命力的地方,没有边界没有天花板。”

  ▲草原上的豹子。(吴非供中新经纬)

角马在迁徙,中国游客也在“迁徙”

想要亲身感受这份震撼的中国人不在少数。吴非观察到,一路上中国人很多,在多哈转机的时候,他甚至碰到了一个准备去爬乞力马扎罗山的同事。

近年来,中国公民赴非洲出境旅游人数呈高速增长的趋势。

“2024年国庆,非洲的预订订单同比增长168%,去往肯尼亚的订单同比2023年增长94%。”携程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中国往返非洲的航班复苏,2024年航线较2019年增长20%,运力的恢复带动旅客的持续增长。

飞猪数据显示,2024年飞往非洲的机票预订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其中尤以埃及、肯尼亚的增速最快,分别达到236%、167%。

然而,去非洲旅游一趟,一般都花费不菲。上海一家国际旅行社的旅游顾问小曹表示:“坦桑尼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是出名的贵。”小曹说,这些地方资源有限,旅游成本比较高,再加上森林公园里的住宿,算得上高端,价格自然比较高。

携程平台显示,“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纳库鲁+奈瓦沙+内罗毕10日8晚私家团”定价为每人32881元起,人多价格会更优惠,包括往返机票、酒店和民宿、早餐等,全程有独立专车和司机兼向导服务,不拼车不拼人。

多家旅游平台上也有许多跟团游和私家团产品,价格多数在3万至4万元,也有一些主打“户外野奢”的私家团定价超过10万元。

“确实,非洲旅游成本比较高,与非洲的基建设施和服务产业的发展程度有关。”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苏丹研究中心秘书长林晨举了个例子,如果到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大草原看动物迁徙,从国内出发,首先要抵达城市达累斯萨拉姆,再乘坐航班到达塞伦盖蒂大草原附近的城市阿鲁沙,进入草原内部还需乘车,如果是拼团还需要等待旅社配车、组团,需要更长的时间成本。再加上,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发达,普通的酒店可能存在停水、停电的问题,住品质好的酒店,一般在200美元以上,而且好酒店非常稀缺。

  ▲一群斑马从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前走过。(图片来自新华社)

这不是旅游,是文明的另一页

显然,在美景和文化面前,钱是小问题。

联合国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业晴雨表》显示,2023年到访非洲的国际游客数量达到6640万人次。南非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抵达南非的国际游客人数上升迅猛,其中中国游客总数达3.7万人次,同比增长205.5%。坦桑尼亚旅游部门估计,到访坦桑尼亚的中国游客数量从2019年的近3.4万人次增长至2023年的约4.4万人次。

除了中国游客,其他国家的游客也青睐非洲。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2023年埃及共接待游客1490万人次,实现约150亿美元旅游收入;肯尼亚国际游客数量达195万人次,旅游业收入约24亿美元。肯尼亚排名前5位的游客来源国依次为美国、乌干达、坦桑尼亚、英国、印度。摩洛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当地接待游客达1450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34%,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1.7%。

为提振旅游业,非洲各国积极出台促进举措。肯尼亚政府从2024年1月起对全球游客实施免签政策,游客无需申请签证,仅需通过电子平台申请旅游许可。肯尼亚旅游局推出“2023—2028年旅游发展战略”,提出到2028年实现每年吸引国际游客55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66.3亿美元的目标。肯尼亚政府还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推广野生动物大迁徙旅行线路,以吸引更多国际游客。该国政府还不断加强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扩大酒店管理培训机构的办学规模,培养更多酒店业人才。

“旅游业为非洲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表示,旅游业是一些非洲国家潜力巨大的支柱性产业,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非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非洲国家实现经济良性增长。

“这些年中国公民的出境游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对于出境游频次高的人群来说,近距离周边国家已经走遍了。所以去更远的国家探索,也是游客在出境游经验越来越丰富之后的选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教授吴丽云说。

林晨分析,中国年轻人走进非洲、喜欢非洲,甚至在非洲待比较长的时间研究、学习、工作,通过自己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非洲,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学习和反思文明文化的议题,本身融入了中非两种文明交流互鉴的过程,这或许是这个时代赋予中国年轻人这样的使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今中国年轻人踏入非洲大陆,补齐了对世界图景完整的认知和了解。(完)

参考中新经纬、人民日报海外版、《深圳特区报》等资料

责任编辑:向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