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推崇的宋代,被认为呈现了中国历代审美的巅峰。
陈寅恪曾言:“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可谓将中国古代美学推至巅峰。明朝宋濂说:“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备受推崇的宋代,被认为呈现了中国历代审美的巅峰。当下的传统文化热潮,也催生了多部聚焦宋代美学的影视剧。
《清平乐》对宋仁宗年间上至宫廷下至文人墨客的生活进行了还原,刻画盛世宋代风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建构起宋代官宦家庭“礼文化”为主的宋代人文风情画卷。正在播出的《梦华录》,以宋代女性视角,还原富有市井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和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打开了更具细节的宋代历史现场。
女性经商
《梦华录》一开篇,刘亦菲饰演的赵盼儿在风景美丽的钱塘经营一间茶铺。赵盼儿茶铺生意旺盛,邻居孙三娘负责茶铺糕点果子,也是赚钱养家小能手,两人非常擅长经商之道。赵盼儿在老家早就买好了地皮,还打理着教坊琵琶色教头宋引章存放在她这里的银钱。剧中三位女性角色到了东京后又开“半遮面”茶楼、开酒楼,成为汴京酒楼第一大户,妥妥的商业女强人。
在宋代,女性经商确实常见。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是最为完整、全面反映北宋京城生活的著作,据其记载,餐饮业堪称宋代尤其是东京最为发达的行业,餐饮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酒楼、茶铺等,而食店、肉店、饼店也无所不有。大家熟悉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脚店”“孙羊店”,都是指的酒店,“彩楼欢门高耸,酒帘迎风飘扬”。这些商业街上,就有很多女性商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中出现了点茶婆婆等职业女性形象,当时京城有曹婆婆肉饼铺、王小姑酒店、王妈妈茶肆等各类女性经营的店铺,经商成果优秀,女性拥有自己的品牌店。
“宋五嫂鱼羹”的例子,更是说明了北宋女商人受追捧的程度。餐饮店老板宋五嫂在杭州用西湖桂鱼烹制鱼羹出售,宋高宗游览西湖时,便命人宣来宋五嫂烹制鱼羹,因为好吃便重赏宋五嫂,从此“宋五嫂鱼羹”名扬杭州。
宋代的茶肆讲究多,有青凤髓、灵隐佛茶、龙凤茶等,还有比咖啡拉花更复杂的茶百戏,各类干果糕点更是无比丰富,从电视剧《梦华录》中出现的豆儿果、桃花果子、越梅蜜饯、雕花果脯等也能窥见一斑。赵盼儿从钱塘到了东京后,为了争口气,与孙三娘、宋引章一起开了“半遮面”茶肆,清茗坊的胡掌柜前来挑事,赵盼儿与他展开一番斗茶技艺,这场比拼中,明显是女性的点茶、茶百戏等更胜一筹。《东京梦华录》记载“更有街坊妇人,腰系青花布手巾,绾危髻,为酒客换汤斟酒”,这不就是赵盼儿娴熟干活的样子嘛!
不过,宋代女性虽出来经商,但还是集中在餐饮、娱乐、小商品贸易等服务性行业,与男性相比分工模式还不均衡。
女性能出门经商,与宋代重视女性教育有关。宋代女性除了要学习烹饪、女红,还要求学算术。《醉翁谈录》提到,“不论男女,以采线系蒜悬于心胸之间,令人能计算”。用基础数学计算,是为了让女性能在管理家事时会算账,能算清楚收入和支出。算账当然也是女性出门经商的必备技能。
官伎脱籍
《梦华录》描绘女性经商历史之外,还关注女官伎群体。
剧中女二号宋引章的身份是教坊琵琶色教头,女主角赵盼儿是脱籍的乐工。教坊是对男女官伎进行统一化、制度化管理的机构,在当时落入教坊乐籍,也就是入了贱籍,属于九流的最后一等。宋代有一种制度是“籍没家财,罚为官奴”,就是被抄家后,女性沦为官伎,编入乐籍。在宋代被“籍没”的官宦家庭多为叛臣。这就解释了《梦华录》中的赵盼儿为何对自己原来的乐籍身份讳莫如深,并对负责抄家的皇城司副使顾千帆一开始很抵触的原因。
宋代官伎的工作是在政府机构的宴会上乐舞助兴,“不得私侍枕席”,女性不允许提供色情服务。官伎也可以到京师酒肆茶坊去表演挣钱,《东京梦华录》记载称“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伎女数百,聚于主廊槏面上,以待酒客呼唤。望之宛若神仙”。早在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也写道:“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这是写的一个“名属教坊第一部”的琵琶乐工,她唱一首曲子,收到数不清的赏赐。所以,官伎做到宋引章一样的教头,收入不低,有差饷、有赏赐,过的是“神仙日子”,但35岁之前不能拿钱赎身,也就不能像民籍的女性一样自由恋爱、嫁人。
官伎的出路大体有三种:一是像剧中所说的得到许知州等高品阶官吏的允许而脱籍从良,历史上苏颂、苏轼就曾帮助周韶脱籍;二是“老大嫁作商人妇”,在年老色衰之后嫁人;三是完成服役工作后遁入空门。根据史实记载,大多数宋代官伎的命运其实很悲惨,被封建集权制度所压迫,是权贵的敛财工具,底层官伎有的成为权色交易的牺牲品。所以有的宋代官伎与举子的关系很密切,把举子当成潜在的贵人,资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以盼望对方金榜题名帮助自己改籍从良。赵盼儿资助“渣男”前男友欧阳旭参加科举,从而有了她与欧阳旭在汴京的恩怨纠葛。
宋引章虽然有钱,依然是贱民,想要自由,才被周舍欺骗。到了东京之后,为了维护三人新开的茶坊得到官家的庇护,也为挣钱,宋引章又重新入了教坊琵琶色。赵盼儿在与顾千帆的感情推进上,编剧也总拿赵盼儿的出身说事儿,设置障碍,赵盼儿的身世之谜是该剧的一大戏剧点,如何因父罪罚为官奴,可能还有更多看点。
政商生活
剧集《梦华录》里三位女性创业的故事,呈现了东京城中繁华的商贸环境。“半遮面”茶楼开业,在京东的集市上,赵盼儿和孙三娘能买到纷繁复杂的茶具和制作糕点果子的原料。这段剧情配的儿歌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京梦华录》对北宋末年东京汴梁城的商业街、岁时货物、街巷店肆、流行风物、民营手工业等都有细致的记载,概括为“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形容东京繁华的词句有“街心市井,至夜尤盛”“夜市车马阗拥,不可驻足”“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等,达到了不管白天黑夜连续营业、生意兴隆的繁华程度。剧中呈现的熙熙攘攘的市井气息,就是对《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的还原。
宋朝漕运贸易也很发达。北宋时期长江流域的粮食都通过漕运经由运河运输到东京。《清明上河图》中,汴河占据一半的画幅,汴河上停泊28艘大船,大部分是运粮船,呈现了汴河繁忙的水运情景。周邦彦在《汴都赋》写道:“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赵盼儿和顾千帆去往东京,坐的就是漕运船只,随商队过洋,顾千帆藏在货舱躲过搜查。
北宋的经济发展迅速,海外贸易频繁,广州趁着贸易大潮顺势发展成为宋朝各港口首要位置,后来政府机构在广州成立市舶使把海外贸易纳入官方,为朝廷采购珠宝、香料等奇珍异物,满足上层社会的奢侈品需求。在《梦华录》男主角顾千帆前期的政治斗争戏份中,他就是借助一支从漕运港口购买的南洋火珊瑚发簪,觉察出钱塘知县郑青田私自开海禁,每年私吞二十万贯的收入。也正因顾千帆调查郑青田,得知郑青田勾结皇城司雷敬要杀自己,才引出了顾千帆的亲生父亲、丞相萧钦言出场灭了郑青田,从而又引出背后的皇后、皇帝、皇城司、萧家等错综复杂的“清流”与“浊流”的权力斗争。
《梦华录》女主角认真经商,男主角认真搞政斗。顾千帆这条故事线的背后是“清流”“不清流”两派的党争。历史上,宋真宗赵恒崇尚黄老之术,朝廷所谓“清流派”信奉儒家价值观,会逆流直谏,而所谓的对立面则与皇帝随波逐流,两个不同意见的派系明争暗斗。赵盼儿的“渣男”前男友欧阳旭为自保逢迎皇帝,“借鬼神晋身能臣”,做了皇帝的宫观官,自毁了自己的“清流”形象,被准岳父大扇耳光,成为京城笑话。顾千帆侦破了江南私舶弊案,官家宋真宗对其大为赞赏,封五品司副使,担任皇城司的二把手,明面是爪牙走狗“活阎罗”,真正的身份肯定是“清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盛家在别人眼中维持着“清流人家”的声誉,世代从政,追求清廉、雅致。而草莽出身的顾廷烨娶明兰,皇帝都赞一句这是“清流人家”。(完)
作者/师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