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礼贤到顾彬,汉学家在蔚蓝海岸读懂中国、讲述中国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 1660039062146

世界汉学中心所关注的汉学,既延续了汉学学术传统,更注重现实关怀与前沿思考,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科范畴。

【东西问客户端8月9日电】汉学(Sinology)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学问。世界通过汉学了解中国,中国文化也在汉学的演进中走向世界。8月8日,“东西问”客户端记者走进当天揭牌的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从‘古丝路’到‘新丝路’——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果展”正在这里展出。步入大厅,一幅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的历史长卷,在眼前徐徐铺展开来。

  ▲从“古丝路”到“新丝路”——汉学与中国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成果展。(图片来自主办方供图)

世界汉学中心由北京语言大学与青岛市政府合作共建。对于青岛这座现代化的国际都市而言,卫礼贤这个名字,无疑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1899年,作为德国派到中国的传教士,26岁的卫礼贤来到青岛,并在中国停留了25年之久。季羡林先生评价卫礼贤是“中国在西方的精神使者”,荣格则赞誉他为“发现中国内在世界的马可·波罗”。

  ▲卫礼贤。

卫礼贤在青岛期间,历经十载,将《易经》这一古奥的经典译成德文并做细致注解,轰动欧美。他还翻译了《论语》《道德经》等,将中国古典文化引入德国思想界主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塞在读完《道德经》译本后写道:“中国哲学家老子,在以往的两千年内并不为欧洲所知,但在过去的15年内却被翻译成了所有的欧洲语言,他的《道德经》也成了一本时髦书。”

时隔大约一个世纪之后的2016年,德国当代著名汉学家、诗人顾彬在青岛大学举办的“卫礼贤与汉学——德华论坛”上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两位来自德国的汉学家穿越百年的精神相遇,为青岛文化的汉学基因又注入了新的元素。

顾彬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知音,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钟爱者与批评者。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代经典和现代诗歌,组织译出《鲁迅全集》等,力图打通古今中外,把中国文学带向世界。2012年12月,花甲之年的顾彬成为了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第一任系主任。青岛是顾彬学术耕耘之地,亦是他身心栖居之所向。作为诗人的他,在青岛人的热诚与海的蔚蓝间沉浸流连,用诗句的斟酌抚触着青岛的历史与现在。

从卫礼贤到顾彬,汉学与青岛是相互滋养的。在青岛这座国际化都市的蔚蓝海岸上,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研究者互相激荡,彼此发明,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筚路蓝缕到蔚为大观,五百多年的汉学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文明交融史、文化交流史,她书写着从“古丝路”到“新丝路”上人心从相遇到相通的历史。“新丝路”上的当代中国学(Chinese Study)研究,借助全球化的视域、国际化的视角跨学科的思维,呈现出更为丰富立体中国形象,体现出并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中国观。

  ▲世界汉学中心。(图片来自主办方供图

世界汉学中心所关注的汉学,既延续了汉学学术传统,更注重现实关怀与前沿思考,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科范畴。未来,这里将建成一座集知识中心、翻译中心、研习中心、写作中心、会议中心于一体的研究基地。世界各地的汉学家们汇聚在青岛这座国际化都市的蔚蓝海岸上,并以青岛为窗口理解中国、讲述中国,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理解中国文化及其思想力量和精神魅力。(完)

记者/崔相光

责任编辑:步步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