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是河南省副中心城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南阳自古雄踞于中原大地,位于中国的南北分界线、东西分界线上,具有东西南北居中的特点,是历代自然地理、军事、交通的核心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盘古文化的源头、南北文化的交汇地、楚文化的发源地、汉文化的集中地,南阳地区留存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
在豫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南阳市博物馆,我们可以通过《南阳历史基本陈列展》、《南阳古代玉器精品展》、《南阳青铜器精品展》、《南阳汉代陶狗展》等陈列展览,慢慢阅读南阳悠久的历史背景,细细品鉴南阳丰厚的文化底蕴。
南阳市博物馆
南阳市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前身为创建于1959年的南阳历史博物馆。1965年,南阳历史博物馆更名为“南阳市博物馆”,是豫西南最大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文化新地标,南阳的“城市文化会客厅”,也是展示南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南阳市博物馆积极开展博物馆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工作,实施博物馆数字文旅融合,推动南阳历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南阳的文化魅力。
在秉持“以数字技术助力文博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共同目标下,南阳市博物馆与觅塔平台达成持续性的深度合作,双方将以南阳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核心,以南阳市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基础,开展数字化创新合作。
觅塔——南阳文化月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南阳这座城市数千年来的历史变迁,为我们留下了万世共享的历史文化遗产。11月,觅塔联合南阳市博物馆开展首期“南阳文化月”活动,通过南阳市博物馆珍藏的各时期重要文物,为大家揭开历史文化名城南阳的前世今生。
商——南乡
商代的南阳称为“南乡”,当时南阳地区有谢、楚、邓等侯国,是商朝时重要的纳贡地区和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商王武丁以南阳为根据地“奋伐荆楚”后,南阳成为了商代的战略要地。
1959年2月在南阳市十里庙发现多座商代墓葬,从中出土的大量商代文物,成为研究南阳商代历史的重要物质史料,而其中出土的铜渣,是南阳人炼铜和铸铜的最早实物例证。
商·父辛铜爵
春秋——宛
春秋时期南阳地处楚国边缘,为荆楚与中原交汇之地,战乱频繁。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举兵北上讨伐申等国,将申都城(今南阳)命名为“宛”。楚人以自身的苗巫文化、蛮夷文化为主,兼容中原先进文化,从而形成了影响中国几千年历史、在华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楚文化,南阳则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南阳淅川境内发现多处楚国贵族墓葬,并发掘出王子午鼎、石排箫等大量珍贵的春秋时期文物,彰显了南阳地区楚文化的浓厚底蕴,为研究楚文化及诸侯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春秋·蟠虺纹提梁铜盉
汉——南都
南阳在两汉时期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心之一。西汉时南阳属荆州刺史部南阳郡,是“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五大都会之一,与长安、洛阳等城市齐名。东汉光武帝起兵南阳,成就帝业,故南阳被称为“南都”、“帝乡”,东汉时的南阳四方文化荟萃,诸家思想云集,文学艺术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使得南阳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空前繁荣。
两汉时期是南阳在历史上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占地位最为显要的时期,因此南阳地区留下了大量汉代历史文化遗存,多年来,通过对南阳境内汉代遗迹的不断发掘,曾经汉代南阳地区的兴盛和繁荣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汉·立姿灰陶马
汉·灰陶牵马胡人俑
清——南阳府
清代南阳属河南行省,称作“南阳府”。南阳府水陆交通发达,是南北九省过往要道和货物集散地,商贾云集,工商业发展兴旺,是豫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有“南船北马”之称。当时的南阳人文荟萃,以书院繁多,孕育出南阳崇文重教的传统。
如今南阳地区依然保存着大量的清代古建筑,在南阳境内也发掘出大规模明清时期墓葬群,为研究南阳明清时期社会组织生活、历史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清·粉彩人物故事瓷瓶
南阳市博物馆数字文创赋能
购买首期觅塔【南阳文化月】发行藏品的用户,将获得由南阳市博物馆提供的限量实物赋能,实物赋能信息发售时进行公布。
觅塔品牌致力于寻找开发符合中国文化审美标准的优秀数字文创,打造区块链数字版权交易服务体系,立足于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帮助品牌、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好地发掘数字文创的潜在价值,创作出更精美、更有趣、互动性更强的数字文创。为数字文创爱好者打造一个高品质安全可靠的数字文创平台。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