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城市轴线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常用方法,在各历史阶段的世界城市案例中均有体现。北京中轴线集中展示了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创造与才能。
▲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展览上展出的北京中轴线微缩模型。(图片来自东西问客户端 王骏摄)
【东西问客户端3月28日电】设定城市轴线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常用方法,在各历史阶段的世界城市案例中均有体现。北京的中轴线集中展示了13世纪至今中华文明在城市规划建设上的创造与才能。为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辉煌中轴”展览于3月28日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展出,向中外友人诉说北京文化兼容并包的“故事”。
▲“不同轴线各美其美”展区的互动屏幕展示日本平安京的轴线设计理念。(图片来自东西问客户端 王骏摄)
事实上,在世界城市案例中,不同国家的“轴线”各美其美:本次展览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了理想都城规范在日本的实践,也让中国观众穿越历史,走进日本的平安京遗址(今京都);再比如,巴黎的城市轴线基于杜乐丽花园视觉轴线的拓展,具有巴洛克和古典风格,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世界城市规划和景观产生长久影响。
▲“不同轴线各美其美”展区的互动屏幕展示法国巴黎的轴线设计理念。(图片来自东西问客户端 王骏摄)
如果把北京中轴线放在世界文明的视野内,会发现其独特之处。
走进展厅,观众将沉浸式体验到中轴线空间之美。16米长的中轴线沙盘,配以立体投影技术,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中轴线的历史变迁,四季与昼夜交替的中轴景象。据了解,北京中轴线参照古人所描绘的以面朝后市、左祖右市、对称布局为核心内容的理想都城范式,进行不断规划、设计和完善。历经七百余年的发展,北京中轴线最终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建筑、城市管理设施和居中道路、国家礼仪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历史建筑群。
▲展览展出的各种语言版本的北京地图。(图片来自东西问客户端 王骏摄)
展览现场展品中,清朝徐扬等绘的《京师生春诗意图》(复制品)描绘了康乾盛世下的冬日京师中皇城、正阳门外等都城核心区域的街景,贯穿全城、气势恢弘的中轴线使北京城状似棋盘的对称分布格局一览无余;《样式雷延禧宫烫样》是根据一定比例做成的三维立体建筑模型,能够反映建筑的形式、色彩、尺寸和内部装修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一名摄影师在展厅内翻拍北京中轴线老照片。(图片来自东西问客户端 王骏摄)
北京的中轴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是集中体现了其兼容并包的特点。据本次展览策展人介绍,北京处于游牧、农耕和渔猎文化交汇区域,分别代表三种文化的民族相继建立元、明、清三朝,都以北京为都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在北京都城文化,特别是中轴线这一都城文化核心空间里有集中体现。另外宫廷文化与宗教文化、市井文化在此和谐共融。以宗教文化为例,北京中轴线区域遍布寺观、庵堂等体现不同宗教信仰的建筑。(完)
作者/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