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渐成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武侠、玄幻、言情类网络小说正在重新构筑西方人的“中国观”。
4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报告在开篇指出,IP成为推动文化消费复苏的重要引擎,网络文学则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海内外影响力扩大与“讲好中国故事”是网络文学2022年两大发展特征。
网文出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也逐渐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就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马援所说:“网络文学以其彰显中华智慧的原创性力量,发挥了传播主流价值、引领时代风尚、激发文化活力、展现中国精神的重大作用。”
现实、科幻、玄幻、历史、古言成网文主要题材
随着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现实、科幻、玄幻、历史、古言成为“中国故事”五大标杆题材。有评论称,中国的武侠、玄幻、言情类网络小说正在重新构筑西方人的“中国观”。
目前,中国网文科幻题材作品在高速增长、获得2022中国最高科幻奖银河奖认可的同时,更在大众评论中掀起“科普潮”,2022年起点读书书评区中“科学”出现近25万次;玄幻题材照出“现实品格”,富民、科技、奋斗等成为网文作品的常用标签。另外,数万作家在历史、古言等题材网文中运用非遗元素,传统文化深入内容题材,引发了“儒道流”“红楼”等国风热潮,阅文“红楼”标签下作品2022年创作数量同比增长147%。
“中国网文十分吸引人,脑洞大开的情节富含想象力,能打破严肃文学的种种限制。”阅文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网文出海,本质上是在输出中国的创造力,打破西方文学的局限。“西方很多文学作品的背景设定可能更为单调,比如《权力的游戏》中,龙和魔法的要素就比较传统。对比来看,中国网文的这套东西会开放很多,是西方根本不敢想象的。”
▲(报告发布方供图)
市场规模达389.3亿元
目前,中国网文市场十分广阔。数据显示,2022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389.3亿元,同比实现8.8%的高速增长;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中国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涵盖57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
海外访问用户规模超9亿,网文成中国故事新载体
不仅在国内收获一片“粉丝”,海外读者也成“迷妹迷弟”。截至2022年底,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已超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000余部。2022年,《大国重工》《大医凌然》等16部中国网文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书目。网文出海遍及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网文访问用户规模达到9.01亿,美国、印度、英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地区均深受影响。
网络文学带动了中国元素、中华文化的海外流行。譬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天道图书馆》、来源于东方神话传说故事的《巫神纪》、弘扬中华传统美食的《异世界的美食家》等出海作品,深受海外网友追捧。搭乘着网络文学漂洋过海的“春风”,中国功夫、文学、书法、美食、中医等具有鲜明辨识度的“中国故事”正快速走向世界,助力世界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在Wuxiaworld网站语言讨论版块内,也展示很多非常难翻译的语言供大家讨论。比如“一盏茶的时间”“一顿饭工夫”“生米煮成熟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死去活来”“七情六欲”“沧海桑田””六道轮回”等等。这些中国文化色彩浓厚的词语、短语,正在用英语世界中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被重新阐释着。这里,仿如一个个语言和文化的沙龙,成就着异国文化的特殊联谊,其中不仅提供了中英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乃至中国与众多英语国家文化交互共通的一种路径,更见证着多种文化相互碰撞却又惺惺相惜的事实。
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安德明看来,网络文学既满足人们进行表达、展示、互动交流的愿望,也正在从多个层面创造着无限可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完)
综合中新财经、澎湃新闻、荔枝新闻、《光明日报》、《文汇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