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江山雄文物盛,从绚文化看大运

来源:“东西问”微信公众号 1690723798220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彰显中国致力推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绚文化”成此次大运会一大看点。

“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乃中外交流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明珠。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彰显中国致力推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绚文化”成此次大运会一大看点。

▲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7月28日在成都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中新社记者毛建军摄

从文物意象倾听历史回音大运会不仅是各国青年体育竞技舞台,更是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窗口。3000年前的金沙石磬声,“欲穷千里”之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太阳神鸟“金乌负日”,文物元素贯穿于凝练的开幕式。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出土于金沙遗址的商周石磬,实证蜀地早“有礼乐”。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重要实物例证,三星堆遗址展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发轫的重要贡献,成为该地区典型文化符号。而开幕式的主导形象太阳神鸟,除表达了中华先民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也唤起全人类的古老想象。如宗教学家麦克斯·缪勒(Friedrich Max Muller)所言,一切神话皆源于太阳。

不论中国、埃及历史,还是玛雅、阿兹特克文明,抑或希腊、罗马和北欧神话,太阳崇拜及太阳神话在其中都有迹可循。开幕式倒计时环节的太阳神鸟光芒,不但彰显了中国人包容和谐、奋进向上的品格传统,也呼应了人类文明史中追求光明、心向未来的共同情感和价值。

▲图为倒计时烟花秀。中新社记者赵文宇摄

从文化创新感受时代协奏“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开幕式融会贯通典型文化元素,为传统赋予新意,予世界各国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数码阳光粒子汇成巨大的川剧脸谱,入场运动员脚下铺开流动的“锦绣之路”,31支火炬点燃“太阳神鸟”圣火盘……科技赋能遍布此次开幕式,遵循绿色环保理念,在有限时空内实现了丰富的艺术想象。

▲图为开幕式焰火。中新社记者毛建军摄

吉祥物“蓉宝”以人气大熊猫“芝麻”为原型,面部构思创作则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脸谱的样式。大运会奖牌“蓉光”,正面镌刻良渚玉鸟、太阳神鸟、战国青铜矛、汉字演变史等传统文化元素,同时,采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的工艺和材质,展现了璀璨辉煌的中国文明,开放自信的成都气象。

▲大运会吉祥物“蓉宝”手办。中新社记者杨可佳摄

从文明互鉴展望青春交响“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是“百室离房,机杼相和”的锦官城,也是“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围绕几千株”的蓉城。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于此;绚丽的蜀锦等特色纺织品,更是沿着西南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成为中外交流的先行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乐)乎”。昔日中外汇通之地,如今成为世界各国青年友好交往、拼搏竞技的舞台。来自各国不同行业的31名火炬手,共同点燃大运会火炬塔,遥望“金色梦想”火焰升空绽放。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运动员,以体育为媒,参与这场青春、团结、友谊的盛会,为国际社会汇聚正能量。

▲31名成都大运会开幕式火炬手入场。张浪 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全球青年有理想、有担当,人类就有未来,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就有希望。”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帷幕下,世界大学生在中国成都相聚携手、团结进取,有助于弥合分歧、增加理解,以磅礴青春之力,寻求多样文明的最大公约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完)

作者/徐雪莹 文龙杰

责任编辑:阿拓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