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纷纷何所似?一夜之间,带你梦回千年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02284390976

12月10日夜间开始,北京各地陆续飘起了雪花,银装素裹的街头恍若昨日北平,皑皑白雪既是浪漫美景,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下雪啦!

12月10日夜间开始,北京各地陆续飘起了雪花,今冬首场降雪如约而至。次日一早,北京街头早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青砖灰瓦化身一片白雪世界,漫步街头巷尾,恍若能听到来自千百年前的低语。

白雪镶红墙,才是记忆里的冬日北平

“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作家尹丽川在一个下雪天去后海喝酒,回来后在她的博客中写道。

平日的北京充斥着繁忙与喧闹,人群行色匆匆,无时无刻不彰显着现代化城市的称号,仿佛一个不停滚动的巨大棉花糖机。而一场大雪,足以覆盖整个北京城,也掩盖了许多现代的气息,拥挤喧嚣的人行道、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都被点缀上皑皑白雪,那一刻的北京,像极了民国时的北平城。

北平雪景千千万,唯独故宫的雪,让人念念不忘。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红色的宫墙、黄色的琉璃瓦、漫天飞舞的雪花……每逢下雪,已六百多岁的故宫定是早早就被约满,在雪花飘落之时,便有争先恐后而来的“贵妃”“娘娘”们,一起站在落满雪的屋檐下,听雪落下的声音。

不仅如此,中国还有许多城市在乘着纷纷飘雪中回到了千百年前。“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当瑞雪撞上有着前世今生的古都开封,可谓是一雪成“汴梁”!古城、庙堂、残雪,清明上河园内的景色美不胜收。

要说冬日雪景,便不得不提西安。“最美不过长安雪”,当大雪掩盖现代西安的痕迹,古老的钟楼和斑驳的城墙便仿佛穿越时空,讲述着昔日长安的繁荣故事。

▲12月11日,北京,邮政工作人员清扫快递车上的积雪。从12月10日夜间开始,北京迎来全市性明显降雪。(图片来自中新社)

似羽似柳絮,中国式浪漫都藏在雪里

自古以来,银装素裹的雪景总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事实上,雪的由来,也和它所呈现的美景一样浪漫。据古籍记载,“雪,绥也,水下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其中,“绥”字在此指舒缓之意。因此,雪被看作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凝结后,缓缓飘落而下的一种现象。

在甲骨文中,“雪”字是一个会意字,其字形上半部分为雨,下半部分为羽,象征白色轻盈的绒毛,比喻空中纷纷扬扬飘飞的冰晶,像白色羽毛一样。而在小篆文中,“雪”字则是一个形声字,字形上半部分仍为“雨”,表字义,下半部分演化成“彗”,表字音,雪的字形也由此基本固定下来。

除了纷纷落下的羽毛,古人对于“雪”的形容还有很多,其中无不蕴藏着中国式浪漫。“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唐代诗人岑参笔下,雪花被比喻成同样洁白的梨花。东晋时期,宰相谢安指着洋洋洒洒的雪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他的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便是将雪花比作为春天柳絮被风吹起的样子。

▲12月11日,北京,市民在雪中出行。从12月10日夜间开始,北京迎来全市性明显降雪。(图片来自中新社记者)

瑞雪兆丰年,所有美好都将如约而至

传说中,“姑射仙子”被誉为掌雪之神。宋代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中写道,“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雪宛如一个冰清玉洁的仙子,自此被人们赋予了高洁、洁白的寓意。

“瑞雪兆丰年”。古时候,古人眼中的雪也暗含着丰收的寓意。每到冬天下雪之后,厚厚的雪好像给庄稼盖上了一层棉被,能够给越冬的庄稼保暖;等天气回暖,积雪融化,又能给土地积蓄水分。因此,冬雪也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是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

如今,雪更多被赋予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愿望。每当白雪漫落,整个城市的状态、人的状态就会被改变。生活放慢脚步,人们轻缓步伐,皑皑白雪让人们甘愿放下现实中的许多思考,回到过去,回到从前,感受雪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白雪飘落,抬眼瞬间,梦回华夏。不管是江南水韵,还是北国风光,又或是西北的豪迈……雪,悄悄地来,带给人们无限惊喜。

今天,你的城市下雪了吗?(完)

综合中新网、北京晚报、北京日报、中工网等

责任编辑:谷雨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