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地铁站,为何出现这三首中国诗词?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06004664120

近日,首尔市政府选定一批外国诗歌贴在地铁屏蔽门欢迎各地游客,李白、杜牧、辛弃疾等中国著名文学家的古诗词随之走进首尔地铁。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近日,首尔市政府选定一批外国诗歌贴在地铁屏蔽门欢迎各地游客,李白、杜牧、辛弃疾等中国著名文学家的古诗词随之走进首尔地铁。

中国的古诗文化一直以来都让外国人为之着迷,其深刻、广泛且浪漫的意蕴征服了许多外国友人。

中文古诗走进首尔地铁

        ▲当地时间1月21日,首尔地铁明洞站张贴的中文古诗《山行》及韩文翻译。 中新社记者 刘旭 摄

据首尔市政府介绍,此次在地铁屏蔽门上张贴外国诗歌,是向到访首尔并乘坐地铁的外国人表达欢迎之意,并用日常生活中的诗给他们带来乐趣。

首尔市政府此前统计过去一年来访韩游客人数最多的13个国家,选出这13种语言的24首诗。随后通过专家、各国驻韩大使馆等多种渠道,收集各国知名诗作,最终选出24首诗。在选择地铁站时,市政府考虑了各国大使馆的位置以及与主要国家相关的地点,最终选定了首尔站、市厅站、明洞站等13个地铁站。

据中新社记者了解,入选的24首诗歌中有三首中文诗词,分别是明洞地铁站的《山行》(杜牧)、弘益大学站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和大林站的《山中问答》(李白)。

首尔市民申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尔市政府通过地铁介绍各国诗歌是很好的方式,虽然他看不懂中文,但是通过韩语翻译的内容,可以理解到《山行》这首诗描述了秋天山中枫叶的景象。申先生表示,他通过这些诗词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也感受到世界各国的人都很相似,大家都懂得欣赏美好,也都会以诗歌方式表达。

古诗早已风靡国外

        ▲2023年12月28日,“天生我材·李白”中国古诗词新媒体艺术系列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图为观众观看沉浸式光影展,了解李白的生平和诗词。(图片来自中新社)

这并非中国古诗第一次受到外国人的喜爱,事实上,早前就有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中国古诗表现出浓厚兴趣。

此前,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在加拿大迅速走红。一位中国大叔在蒙特利尔等地铁时,用毛笔蘸水在月台地上书写了这首古诗,周围的外国人纷纷掏出手机录制视频,甚至有人将视频分享给当地媒体。许多网友纷纷赞扬大叔的书法,认为其笔法非常优美。还有一些人表示对这么美的作品很感兴趣,但不清楚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期望能够有英文版进行解读。于是,不少热心的华人用英文翻译了这首《枫桥夜泊》,还附上了拼音和每个字的意思。

古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炼的表达方式,常常能够触动人心,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疫情期间,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武湖北的物资包装箱上,出现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句,它来源于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话。日本京都府舞鹤市捐赠友好城市大连的物资,也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借用古诗传达友邦情谊的做法让人生起共情,同时也展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厚历史和文学传统。古诗作为一种文化媒介,跨越语言和国界,成为表达情感和友好的桥梁。

古诗走向西方 少不了汉学家译介之功

            ▲2023年9月11日,“醉美贺兰山,诗酒忆千年——2023新时代文明实践贺兰山葡萄酒诗词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图为市民在漫葡小镇内“等风来”长廊吟诗填词。(图片来自中新社)

唐诗向英语世界的传播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而中国古诗之所以能流传到世界各地,这首先得益于诸多汉学家的翻译及研究之功。

19世纪到20世纪初,一批来华的英国传教士和外交官员首开此风,其中戴维斯、庄延龄、翟理斯和弗菜彻都是颇值得重视的唐诗译介先行者。他们的唐诗英译也许未臻极诣,但都表达了对中国古诗的热爱,为古诗进入西方文化视野奠定了基础。

到了20世纪20年代左右,西方知识界对中国的兴趣与日俱增,出现了一些在欧美产生广泛影响的英译汉诗集。如英国著名汉学家阿瑟·魏理,他一生译介了大量东方古典文学作品,其《汉诗170首》《中国诗选》《中文译作续集》《译自中国文》《寺庙集》《诗经》等译本广受欢迎,其印数之多,难以计数,在西方影响至巨。

在翻译中,魏理创造性地便用了“跳跃节奏”形式,灵活地把握原诗的节奏,而不强求押韵,形式活泼,令人耳目一新。他的翻译彰显了中国古诗的优美深邃之境,深令西方读者心醉神迷。

此外,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寒山热”现象也显示了中国古诗的影响力。寒山是我国唐代中期一位不为人知的诗人,其怪异的言行和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一些译者,如加里·斯奈德。寒山的诗通过翻译后在西方受到高度推崇,甚至在其诗中被发现了宗教情怀和超前的环保意识。这使得“寒山热”在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持续了近20年的时间。

从古至今,恢弘、多元以及绵亘不绝、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和富有诗意的表达持续影响着世界。

综合中新社、新京报等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