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我和祖国有个约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穗港澳台·华侨华人书画巡回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
▲“我和祖国有个约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穗港澳台·华侨华人书画巡回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香港广州社团总会创会会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视频来自中新社)
以笔为桥,书香墨韵间,侨界艺术家以艺术连接传统与未来,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8月15日,“我和祖国有个约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穗港澳台·华侨华人书画巡回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
▲参观者被展出画作的细节吸引驻足拍摄。(李国庆 摄)
艺术家将锤炼之心凝于笔墨,一纸之上,笔法徐疾,浓淡、轻重、留白,各有天地……走进展览一幅幅中国画作品在观众眼前展开,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岭南画派的艺术作品。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宁一表示,岭南画派,承前启后,绘就时代画卷。岭南画派诞生、发展离不开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它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更在吸收西方艺术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港澳台侨,心系家国,笔墨传递深情。
▲参观者在展厅内欣赏展出的画作。(李国庆 摄)
本次展览策展人、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黎铸英介绍,展览特别展出了美术家何香凝,以及岭南画派的创始人高剑父等珍贵作品。这些作品,犹如时光碎片,闪烁着岁月的光芒,不仅为展览增光添彩,更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品味。
▲参观者被展出画作的细节吸引驻足拍摄。(李国庆 摄)
黎铸英介绍,高剑父是一位上马杀敌,提笔赋诗的能人,他创立的岭南画派,壮大了中国书画文化。岭南画派不定于一尊,不泥古不化,不画地为牢,不固步自封,以包容与创新的精神,吸纳西方的色彩,融汇中国画的墨韵,让传统的中国画创作出新风格。“岭南画风”已吹遍全球。展览当日参展者大部份都是岭南画派的传人。
黎铸英出生于广州,17岁师从岭南名师梁占峰。此次展览中,黎铸英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漠上归人》。在这一作品中,他画上了生命顽强的大漠胡杨树,并为此多次前往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写生,观察和研究胡杨树的生长特性,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
▲《忆江南(三阕)大湾区》作者招明(右1)向嘉宾们介绍自己的作品。(李国庆 摄)
黎铸英提到,自己既是香港同胞,也是曾旅居加拿大的华侨。“我们用画笔下的丹青,舌尖上的乡音,诉说着对祖(籍)国的眷恋,对文化的坚守。”
本次展览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州海外联谊会、香港广州社团总会、澳门广州社团总会、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办。展览作品汇集来自多个国家以及穗港澳台地区的侨界艺术家书画作品一百余幅,之后还将在香港、澳门等地展出。(完)
作者/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