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博物馆,我们为啥都爱它?

来源:河南日报 1724642432323

8月25日上午10时35分,随着第一百万个游客刷身份证进馆,殷墟博物馆正式跨入“百万”游客时代!

999999、1000000、1000001......8月25日上午10时35分,随着第一百万个游客刷身份证进馆,殷墟博物馆正式跨入“百万”游客时代!

自2月26日开馆至今,仅半年时间,殷墟博物馆的游客数量就破百万。人们为啥都喜欢它?

  ▲成组青铜器吸引参观者观看。(图片来自中新网)

爱的是精美绝伦的文物

8月25日上午,江苏籍大学生魏玲思到殷墟博物馆参观。“我本科是学考古专业的,这次专门从苏州来到这里欣赏商代文物,太震撼了!”魏玲思说,她按照“攻略”一一打卡了亚长牛尊、司母辛鼎、陶三通、“小猪佩奇”等镇馆之宝,表示回去要把拍到的文物照片分享给老师同学看。

和魏玲思一样为“打卡”文物而来的游客不在少数。

一是因为展出文物众多。2005年,殷墟博物馆老馆建成,建筑面积仅1500平方米,受馆藏面积所限,殷墟出土的大量文物不得不“沉睡”在仓库中。而新馆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几十年存放于库中的4000余文物重见天日,其中四分之三是首次展出。

二是文物精美绝伦。“大量精美绝伦的文物,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鼎盛面貌,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商代巧夺天工的技术工艺。”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说。

比如“网红”文物青铜手型器,它造型逼真,五指比例适中,指关节清晰,指尖圆滑,手背还装饰有精美的兽面纹。不少游客在其仿品旁拍与之“牵手”照后,晒在社交平台;妇好墓中发掘的司母辛鼎,上有兽面纹、雷纹,造型大气恢宏;“最壕也最美的甲骨”,作为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的甲骨,它外观华美,彰显了商王权威。

  ▲图为制作逼真的“铜手形器”。(图片来自中新网)

“我可能并不了解这些文物,但当走近注视它们时,没有人能抵挡住它们的魅力。”四川游客郝明宇感慨。

三是陈展方式新颖。新馆采用裸眼3D动态和沉浸式数字化展示方式,青铜面具、屯南甲骨“动”了起来,殷墟车马也“迈开步伐”,历史文物在这里复苏,游客仿佛穿越回商王武丁的繁荣时期。在一楼“车辚辚一马萧萧—殷墟车马遗迹”展厅,观众不仅可以看到清理好的马车,还可以目睹考古学家、技术人员在清理未完成的马车,这一展示形式也成了许多游客关注的焦点。

爱的是悠远辉煌的商文明

“殷墟博物馆之所以受到大家喜爱,是因为它是我国首座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重大专题博物馆,我们全面系统地讲述商文明的内涵,展现了商文明的整体面貌。‌”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表示,很多游客专程为重新认识商文明而来。

殷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借鉴。而殷墟博物馆的展品不仅包括精美的艺术品,还有实用的生活器具,每一件都凝聚了商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商文明的辉煌成就。

“新馆展陈聚焦商文明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殷墟百年的考古成果,在这里积淀而成了一个立体、多维、真实又丰富的大邑商,而不再只是《史记》中3000余字的记载。”赵清荣说。

作为一座考古博物馆,新馆展陈不再是单个文物的展示,更多的是成组器物的全方位呈现,让人更好感受殷商文明的全貌。

此外,殷墟博物馆还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如邀请甲骨文和殷商史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讲解,以及提供不同场次的免费讲解团服务等。

有上海游客在参观完后夸赞:“从来没见过把商文明诠释得这么全面透彻的展览,参观一趟感觉离3300年前的大邑商更近了。”

“为中华文明点赞!”“感觉能在里面泡一天”“列入我的旅游目的地清单”……许多游客这样在网上给博物馆留言。

爱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据殷墟博物馆统计数据显示,“05后”年轻观众渐成主力军,“看展前,认真做攻略;看展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推荐”的交互分享特征已经形成。

“年轻人爱逛博物馆,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殷墟博物馆有效发挥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作用,讲好殷商故事的生动反映。”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认为,殷墟博物馆受追捧,不仅因为它是一个展示商文明的重要场所,还因为它让人们在参观中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新馆建成,也让殷墟近年来的考古重要成果得以与观众见面。在“长从何来”展厅,觚爵鼎尊、钺刀戈矛等亚长墓出土的文物,让商朝的戎马生活变得完整而立体;在“子何人哉”专题展,110余片精选的刻辞甲骨,让观众了解卜辞中蕴藏的“商代王子”珍贵历史信息……观众时而在司母辛鼎、亚长牛尊等青铜重器边驻足,时而对着玉梳、骨笄等古代生活饰品欣赏。

“不少游客好奇,殷墟考古百年,到底都在挖点什么?因此新馆也是考古学家向公众进行的‘汇报演出’。”殷墟博物馆金牌讲解员李甜说。

一家博物馆想要受追捧,展品、文创、互动都需要到位。殷墟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推出包含殷墟甲骨文元素的丝巾、冰箱贴、首饰等百余种文创产品,建设了“礼文宫”文创商店、“子飨”中餐厅、甲骨文咖啡厅,创新开发甲骨文面条、甲骨文咖啡、“福”冰激凌等文创食品,通过交互式、沉浸式、体验式的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社交、娱乐等多种需求。

今天,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新的发现、新的惊喜,层出不穷。我们期待,“破百万”的殷墟博物馆能给世人带来更多有关中华文化的惊喜。(完)

责任编辑:卜乐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