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洁,Wei-Chi是什么?

来源:汉学佳 1730888772240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发明的具有高度文化色彩且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如今,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围棋爱好者的身影。

近日,首届“南洋杯”世界围棋大师赛在成都开幕,来自中、日、韩三国以及东南亚、欧洲、北美的32名顶尖棋手纹枰争锋,其中不乏柯洁、丁浩、申真谞、朴廷桓等名将。从目前赛况看,3名中国棋手、1名韩国棋手晋级四强。

作为起源于中国的棋种,围棋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发明的具有高度文化色彩且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如今,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围棋爱好者的身影。那么,围棋是怎么传播到海外的?在这一过程中,汉学家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柯洁对阵一力辽。(图片来自中新社)

5世纪前后,即南北朝时期,围棋开始向周边国家传播。其中,向朝鲜半岛的传播,在围棋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是围棋由中国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的起点和桥梁。中国史学界和围棋界一般认为,围棋传入朝鲜半岛并由此传至日本。传入日本后,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频繁与深化,日本棋艺水平迅速提升。

16世纪前后,即明清之际,围棋开始向欧洲国家传播。最初把围棋介绍给欧洲的是三位著名的传教士:意大利的利玛窦、比利时的金尼阁(金尼阁出生于杜埃城,杜埃后被法国征服并划入法国版图)和葡萄牙的曾德昭。他们都来过中国,且都在著述中提到过围棋。

▲俄罗斯各年龄段选手同场对垒。(图片来自中新社)

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本)第一卷第八章《关于服饰和其他习惯及奇风异俗》中,就记述了当时中国围棋活动的情况,包括围棋的基本特点、规则和着法等。17世纪时,欧洲对围棋的了解基本来自利玛窦的描述。1694年,英国东方学家托马斯·海德在其名著《东方游戏》(又译作《东方局戏》)中提供了有关围棋的新资料和新描述。尽管此书关于围棋的表述并不完整甚至有失误,但在围棋史上仍占有重要位置——其比利玛窦的记述为更多人所知,使围棋在欧洲人眼中被视为一项严肃的游戏。

▲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一名参观者和5G智能机器人下围棋。(图片来自中新社)

19世纪时,有关围棋的准确信息主要通过被派往中国、日本等国的外交官传至欧洲,且开始出现中、日两种同源但不同规则的围棋传播体系。著名汉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赫伯特·艾伦·翟理斯于1877年所写的《国棋,中国的战争游戏》第一次用英文对围棋作出完整准确的说明。他向欧洲介绍了较为完整的中国围棋规则,并将围棋按照汉语发音称为“Wei-Chi”。同年,担任清朝驻法国等欧洲国家外交官的陈季同,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式围棋在欧洲的发展。他于1895年所写的《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一书中,有一节专门介绍了围棋,成为第一本由中国人为西方读者撰写的提到围棋的书。

至此,围棋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古代、近代历程告一段落。近年来,中国先后举办中欧、中德、中俄、中美等近20项遍及世界的国际围棋赛事活动,获得世界围棋界好评,围棋已经成为联结世界的特殊“国际公共产品”。

综合中新社、《学习时报》、《国家人文历史》等

责任编辑:江江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