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这辈子一定要去趟云冈石窟

来源:汉学佳 1734344082000

云冈石窟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它为何在海外颇具盛名?那就得讲讲它与汉学家之间的故事了。

旅游打卡地+1!近日,被称为云冈石窟“第一伟窟”和“音乐窟”的第6窟、第12窟,经过封闭修缮正式开放。提到云冈石窟,就不能不说说它的江湖地位,它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2001年12月,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座,窟龛200多个,造像5万多尊,整个石窟群雕刻面积达18000万平方米。1973年,时任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来华访问时,离开北京后的第一站便是云冈石窟,并对其华丽而精美的造像赞许不已。其妻子克洛德·蓬皮杜曾解释道,“云冈石窟在蓬皮杜心目中是极具世界性、颇显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宝。”

  ▲山西大同,航拍云冈石窟。(图片来自中新社)

云冈石窟为何在海外颇具盛名?那就得讲讲它与汉学家之间的故事了。

1902年,日本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游历至大同时,他从当地知县口中得知城外向西三十余里的郊外有一处石窟寺,于是立即借阅县志,查找相关记事。翌日天不亮,他便出发前往云冈,当恢弘的遗迹展现在眼前时,登时“欢喜雀跃,手舞足蹈,不知所措”。后来,伊东忠太关于云冈石窟的报告一经发表就震惊了世界,此后,海内外学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汉学家的身影。

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来华做考古调查。沙畹此行,对许多石窟、寺庙、石刻等遗迹做了详细记录和研究,云冈石窟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主要洞窟进行了编号和拍照,这批珍贵的照片后来发表在他的《北中国考古图录》中,共计78幅。沙畹也被称为以图像资料记录云冈石窟的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北中国考古图录》自1907年出版至今,已超过一个世纪,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西方还是中国的学者,只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雕塑、佛教、考古、历史等方面的研究,无不涉及此书,足见其业界地位。

  ▲云冈石窟第12窟。(图片来自中新社)

除了沙畹,瑞典汉学家喜龙仁也到过云冈。他在1925年编著的《5-14世纪中国雕塑》一书中系统性地讨论了中国雕塑史,其中不仅有大量云冈图像,还有已流落海外的云冈石刻。谈及石窟造像,喜龙仁曾表示:“云冈的雕刻,明显地有两种风格。一种是印度式的,主要反映在大像雕刻上;另一种是中国本土风格,主要体现在小像上,赋予其极大的匀称性和装饰美。”

从伊东忠太的意外邂逅到沙畹的图像资料,再到喜龙仁的深入研究,云冈石窟以其不朽魅力,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山西新闻网、中新社、《齐鲁晚报》、云冈石窟官网等

责任编辑:江江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