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热知识丨“猴”你一起学《西游记》英译

来源:汉学佳 1735189420000

“满脑子都是四大名著,就是不知道怎么翻译!”事实上,“四大名著”都有经典英译本,且大多出自汉学家。

“Two people,a monkey and a pig!”“Xiyou Novel”“A monkey with it partners”……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全国研究生考试中,英语二卷的作文题“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古典小说”难倒了不少考生。“满脑子都是四大名著,就是不知道怎么翻译!”“《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到底应该怎么英译才合适?”事实上,“四大名著”都有经典英译本,且大多出自汉学家。自今日起,汉学佳推出“汉学热知识”,带领大家感受英译版中国经典的魅力。本期聊聊《西游记》。

  ▲在吉林省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游客观看《西游记》主题的花灯。(图片来自中新社)

自18世纪起,《西游记》便引起了英语世界的关注,其中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英国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译本《猴》(Monkey)在20世纪的西方流传最广。韦利翻译《西游记》的初衷,就是要把“猴”这个形象带给英国。为突出这一形象,《西游记》一百回,他只选译了三十回。

在翻译《西游记》时,韦利省去了一些诗歌以及与故事情节发展关系不大的段落,但内容尽量忠实于原文。例如:“次日,众猴果去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劚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齐齐,摆开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西游记》第一回)

Next day they duly went to gather peaches and rare fruits,mountains herbs,yellow-sperm,tubers,orchids,strange plants and flowers of every sort,and set out the stone tables and benches,laid out fairy meats and drinks.(tr.by Arthur Waley,ChapterⅠ)

目前《西游记》的英文全译本影响最大的,是由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英国汉学家比尔·詹纳尔所译的“Joumey to the West”,这也是最接近原著的一个英译本。詹纳尔曾在回忆翻译《西游记》的文章中说,韦利的《西游记》节译本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但在翻译的过程中,他还是希望不受韦利译本的影响,能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选择去翻译。

詹纳尔在翻译人物名字时,采取了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例如,用“Sun Wukong”这一名字保持了与汉语称谓的一致,又用“Monkey Awakened to Emptiness”传递了其中所蕴含的佛理,达到了音译与意译的统一。此外,在翻译“猪八戒”时,如果仅按照音译,无疑会失去这个名字所传递的佛教内涵,即戒除“五荤三厌”。詹纳尔则用“Eight Prohibitions Pig”这个意译注解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说完了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沙僧呢?

A.Sandy 

B.Sha Monk 

C.Friar Sand 

D.Sha Wujing

你的答案是什么,在评论区留言吧。

由于《西游记》的人物繁多,神与神之间的关系也是译者需要认真考虑的因素。詹纳尔的英译版中,将神译为“god”,将仙译为“immortal”。“god”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解释为“a being or spirit whois believed to have power over a particular part of natureor who is believed to represent a particular quality”,强调其对人类和自然的统治。而词条“immortal”的解释为“a god or other being who is believed to live for ever”,意为不朽的人物,强调其不朽,也就是长生不老。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西游记》的英译不仅是对原著的一次语言转换,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下次再向外国朋友介绍《西游记》时,大可翻翻汉学家的英译本,也可以来找汉学佳聊聊。

综合《扬子晚报》、《敢问路在何方——〈西游记〉英译品读》、《昌吉学院学报》等

责任编辑:江江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