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1.0时代”至今,各路历史名人始终在互联网上保持着“活跃度”。
李白、苏东坡、屈原、司马迁……一夜之间,这些我们在语文和历史课本中熟知的人物,纷纷现身于社交平台“小红书”上,他们仿佛集体“穿越”,只为赶上这波流量热潮。
事实上,从“互联网1.0时代”起,“古人形象+古人个性+现代生活场景”的组合,便让各路历史名人在互联网上持续散发着“热度”,始终保持着“活跃度”。
▲(小红书截图)
白居易@苏东坡:“我有事找他”
笔者搜索发现,仅仅在这一两天内,历朝历代的名人仿佛接到神秘召唤,纷纷“齐聚”小红书。其中,既有语文书上我们耳熟能详的李白、苏轼、白居易、李清照,也有历史书中叱咤风云的朱棣、武则天、诸葛亮、李鸿章。
这些历史名人的账号头像可谓各有特色,他们大多选用流传下来的历史画像,也有一些借助AI技术修复的头像。而末代皇帝溥仪则凭借其独特的时代印记,“有幸”以真实的黑白照片作为头像,更添几分“时代感”。
截至目前,在这场“名人入驻热”中,白居易收获的关注度独占鳌头。入驻不到一天的时间,便获得3.1万“点赞”以及1.1万条评论。在评论区中,白居易@苏轼的留言格外引人注目:“听闻东坡先生对我的文风颇有微词?你的文风比较豪迈,而我的不如你的大气磅礴。”
也有网友巧妙地将现代元素与古代诗人相结合。因为白居易字乐天,所以网友打趣地问他:“刘德华歌词里说的‘乐天替你消灾’是真的吗?”这一问,瞬间将唐代大诗人与新世纪春晚歌曲串联在一起。目前,这条评论已经收获近五千次“点赞”。
评论区中,有不少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争相讨论。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李白的评论区写道:“我一直特别特别喜欢你,你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侠客之范,话说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到现在还这么火?”
▲(小红书截图)
古代名人如何玩转互联网?
社交平台里,一批以古代名人形象示人的博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大众对古人“穿越时空”的奇妙遐想,更成功塑造出一个个立体而丰满的古人形象。在这些博主精心打造的内容中,古人仿佛被重新赋予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性格特点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显得愈发真实可感。
事实上,这种借助现代网络平台让古人“重获新生”的创意之举并非今时才有。之前就有诸如“苏东坡开通微博”“林怼怼”(林黛玉)B站“营业”等有趣的尝试。可以说,网友的热情让这些古人在互联网获得了“第二生命”,而一大批与当下现实相结合的改编,让这些古人博主有了更高的热度与流量。按照这一走红逻辑,还会有更多潜在的古人博主等待发掘。
然而,在这纷繁多样的二次创作帖文浪潮中,内容真实性的问题不容忽视。笔者搜索发现,“小红书”平台上在短短几天内出现了多个重名的“李白”“诸葛亮”“武则天”……还有网友在建文帝朱允炆的账号留言说,朱允炆“上班”的地点应该是南京,并非博主IP定位的北京。其继任者明成祖朱棣才定都北京。这表明,当我们在网络上以各种创意形式 “复活” 古人时,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史实偏差。
如今,网络上短时间内涌现出大量历史名人相关内容,无疑体现出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但我们在表达这份热爱时,仍应以史实为依据,切不可张冠李戴、指鹿为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