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尝试将中国传统故事背景与西方美学思想相结合,此后通过多部电影、舞台剧等创作不断丰富其内涵。
【东西问客户端3月24日电】3月22日,奥斯卡首位华人最佳艺术指导、艺术家叶锦添携新书《封神:东方美学笔记》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并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刘悦笛,围绕叶锦添的“新东方主义”美学理念展开对谈。
▲3月22日,叶锦添携新书《封神:东方美学笔记》在北京方所书店举行新书发布会,图为叶锦添讲述《封神》三部曲的建筑设计理念。(李紫薇 摄)
“新东方主义”是叶锦添在电影《英雄本色》后开始研究的一种美学理念。这一理念在电影《诱僧》中开始实践,他尝试将中国传统故事背景与西方美学思想相结合,此后通过多部电影、舞台剧等创作不断丰富其内涵。
作为电影《封神》三部曲的美术指导与服装造型设计,叶锦添将这一理论具象化于场景构建中。他规划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虚空氛围,同时把各类建筑融进写实空间,“很多建筑中国也没有,国外也没有,但在《封神》里,就像梦境一样,我把他们的很多东西揉在一起。”
李薇表示,“他会把国际的手法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人觉得不出戏,既遵从历史事实,但又有独特的东方调性。”
▲叶锦添讲述《卧虎藏龙》服装与造型设计理念。(李紫薇 摄)
舞台剧创作是叶锦添探索“新东方主义”表达的另一阵地。2023年,由叶锦添担任舞台美术及服装设计的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在首演后,有媒体称叶锦添的舞美设计“让人惊艳”。
“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把东方元素放进西方歌剧里的尝试,尤其是他用中国‘以虚写实’的手法去表达西方很‘实’的戏剧”,刘悦笛通过多张舞台剧照向观众讲解叶锦添的设计理念,他认为这不仅扩大了东方艺术的知名度,也拓宽了歌剧的表达空间。
而在与香港芭蕾舞团合作的《梁祝》中,叶锦添则打破了传统西方芭蕾舞服的设计,以中式古典服装搭配独特剪裁,更加凸显舞者腿部动作,“很多人看完之后和我讲,他们开始觉得东方的东西有新的可能性。”叶锦添表示,东西方艺术的融合需要打破对纯粹传统的执念。
“对于传统衣服改动的变化幅度再大,也依然能够看到东西方艺术本质的灵魂”,他总结道,虚实并置,东西结合是未来共同的发展方向。(完)
▲读者正在翻阅样书。(李紫薇 摄)
作者/李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