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敦煌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节点。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文明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产。对汉学家而言,探寻敦煌,即探秘华夏文明。“解密敦煌”系列上新第二集,讲述封存在敦煌文献中的文明印记。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指1900年在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公元4世纪至11世纪的写本及印本。敦煌文献内容涵盖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
对于敦煌文献的价值。英国汉学家吴芳思认为:“这些深藏在洞窟中的纸质档案不仅是中文的,还囊括了中亚地区的语言和文字,揭示了人类交往的历史。”
剑桥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学院荣休教授高亦睿表示,“敦煌文献最引人注目之处之一,是其中蕴含的多元文化,为记录丝绸之路上思想、技术、文本和宗教的传播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