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离开菜篮

来源: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1751279450000

6月25日,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的蔡澜安详离世。回顾他的一生,始终都走在追求快乐的道路上。

早上威士忌漱口,中午雪茄配普洱,晚上红酒炖牛腩——这便是蔡澜,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6月25日,香港文坛传来消息:那个总叼着雪茄的快乐老头走了。回顾他的一生,游遍四海、友遍天下、品世间美食、阅美女无数、饮酒品茶、写作养性,始终都走在追求快乐的道路上。

他在电影的游乐场里,导演最好玩的剧本

蔡澜对于电影的热爱,是浸透到骨子里的。

他的父亲是新加坡一家戏院的经理,负责邵氏电影公司的部分宣传工作。从小在戏院长大的蔡澜曾经一度认定电影就是自己的“终身伴侣”。当时日本的电影工业很发达,蔡澜选择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

毕业后,他来到中国香港地区,在邵氏电影担任监制,负责购买日本电影发行到香港。在《城市猎人》《福星高照》等20世纪80年代风靡亚洲的商业电影中,“监制:蔡澜”的标记十分常见。

做电影,令蔡澜“不断地接触各类工匠,不断地玩”。他会同时接触四五个剧组,协调不同剧组的不同岗位。在他看来,电影就是个“大玩具”,他会找最好的地方拍外景,重现当年最好的酒菜,让女演员穿最漂亮的旗袍,尽可能地将这个玩具做得好玩、精致。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他是名副其实的“玩家”。

▲图为蔡澜于2024年3月15日出席“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江湖盛汇”活动资料图。(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专栏里聊天,他把人生写成了段子

从沉浸40多年的电影行业里抽身而出,转向写作是蔡澜人生的一个重大改变。

在发觉电影市场的无味后,蔡澜在香港《东方日报》《明报》《壹周刊》上开设专栏,写美食美景、鱼虫花鸟、甚至情感问题都是他信手拈来的题材。创作高峰期,他每天不止写一篇。“我不断地旅行,在旅行中间已经收集素材,在考虑下一篇要写什么,所以没有思路枯竭这回事。”

蔡澜文风简短精炼,类似明代小品文。书很畅销,“但从来走不进什么纯文学或严肃文学的殿堂”。他声言不在乎“留世”,“死了以后管什么”。书迷因他呈现的洒脱生活慕名而来,还有许多读者写信向他求教感情问题,蔡澜于是就在报纸上开设专栏一一回复。

“我是一个天生喜欢让别人快乐的人。总觉得要做点事情,留下点记录。”他用文字,把自己的快活人生一字一句,分给更多人。

▲图为蔡澜晚年曾居住的香港四季酒店。(图片来自中新社)

吃货里最会写的,文人里最会吃的

“转战”美食圈,对蔡澜而言则是一个偶然的契机。

有一次,蔡澜与父亲去餐厅吃饭时,把等不到位置和受到侍者奚落的见闻写成了专栏,后来逐渐过渡到美食鉴赏,年过半百后,他的人生进入到了以吃吃喝喝为重心的阶段。这也是他从自言后来“活得有趣”的转折点。

他写美食几十年,却从不卖弄食材,也不灌输营养主义。他的食评,更像是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他曾说,最不认同的健康建议就是“不吃猪油”,他认为那是一种“对味觉的羞辱”,并在书里直言,“健康七字秘诀:抽烟、喝酒、不运动。”对于“好吃”和“健康”的二选一题,他从不犹豫,答案永远是——好吃。

“健康的人也会死,不吃好吃的,会闷死。”是蔡澜的人生信条。在他看来,吃是一门高雅的学问,也让他“吃”成了美食的行家。随后,他与电视台合作,推出多档美食节目,还与央视合作,成为曾经风靡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

“我一生追求的,是活足三世,尝尽天下美食。”蔡澜如是说。

生活苦闷怎么办?——吃糖

蔡澜的一生,对美食、美色,从不内耗,将享乐主义贯彻到底。他常说:“抵抗诱惑的唯一方法,就是投降。”

2022年,他的太太在家跌倒后去世,为避免触景生情,他卖掉名下多处房产,搬进海景公寓,雇佣了8个人的团队每天负责照顾他,并将大量藏书、字画、古董家具都送了朋友,只留下存了十几年的普洱茶,每天慢慢喝。

蔡澜留下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今年的新书,叫做《蔡澜活过》。这个书名,也来自他说过的一件事:有次他坐飞机遇到气流颠簸,坐在旁边的外国乘客紧张不已,他却端着杯子喝酒。等到气流平稳,他照样喝酒。那个外国人问:老兄,你死过吗?他摇着手指说:我活过!

酒色财气,琴棋书画,人情练达,左右逢源,半仙半俗,没有一个标签能定义他。但从他在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的对话中,我们仍能一窥他的潇洒与豁达:

“我32岁还没男朋友?”——“42岁再问。”

“怎样才能拥有喜欢的人?”——“人,是给你拥有的吗?”

“生活苦闷怎么办?”——“吃糖。”

“如何发财致富?”——“来世吧。”

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虽然经历了香港地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黄金时期,蔡澜却并不常常怀念从前。“太怀念的话,你就要沉迷了,不可以。你永远要新一点,新一点的东西总是比怀旧的多。”也因此,他会买最新款的电子产品,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媒体也熟练使用,每年都拿出一个月的时间与年轻网友互动。

蔡澜这一生,世事洞明,风流快活。他总结人生的态度是:“就是要每天活得快乐,今天要活得比昨天好,希望明天活得比今天更精彩一点,总之要把这一生好好地度过。”

若人生是一场宴席,那他早已尝遍山珍海味,举杯而笑,潇洒离席。(完)

参考中新网、新京报、央视网等

责任编辑:陶然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