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代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挥舞金箍棒、腾云驾雾的美猴王。但是,我们眼中的孙悟空,是一直如此吗?
40℃高温烤得人眼冒金星,泳池成了避暑天堂。但你刚一跳下去,就发现身边全是“齐天大圣”——
金黄虎皮、凤翅紫金冠、紧箍咒泳帽,一身行头直接复制粘贴,仿佛水里开了一场“花果山游泳大赛”。
这个夏天,#孙悟空同款泳衣横扫全网。“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设计我是拒绝的”,有网友吐槽,“结果下一秒扭头去问客服——已经卖断货了!”
拒绝归拒绝,剁手速度还是诚实的。
▲孙悟空同款泳衣。(图片来自淘宝截图)
细想想,也不奇怪。金黄一出,脑海立刻浮现孙悟空。几乎每一代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挥舞金箍棒、腾云驾雾的美猴王。他可能是唯一一个,能陪中国人从童年打到中年的猴。但是,我们眼中的孙悟空,是一直如此吗?
大圣开局不是猴,是位白衣书生
《西游记》形成之前,“西游”故事就已流传于世。
根据宋版古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记载,一位神秘来客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前来帮助玄奘西天取经,玄奘称其为猴行者。书中没有具体写猴行者的前史,但已经出现“偷蟠桃”“陷白虎精”等情节。
虽然猴行者尚无“孙悟空”的名字,取经故事与今天的《西游记》也有较大差异,但学者认为,从其个人能力与经历来看,依然可以视为孙悟空的原型。
那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与大众印象中的孙悟空有什么不同?关键差异在形象上,猴行者是白衣秀士而非猢狲。那会儿的孙悟空,不是妖猴,是雅痞。
书中写道:偶然在一天中午时分,看见一个穿白衣的秀才,从正东而来,见面就向和尚作揖,“万福,万福!您现在往何处去,怕不是再往西天去取经吧?”
▲2024年12月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游客观看《西游记》主题的花灯。当日,该园“西游记主题乐园”重新开放,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西游文化。(图片来自中新社)
故事的最后,说的是玄奘取经回国,猴行者也被唐太宗封为“铜筋铁骨大圣”。元代之前反映唐僧取经故事的文献有很多,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最为成熟,最具代表性,其中猴行者的白衣秀才形象在宋、金、西夏时代的艺术品中都可以得到印证。
你说这个“矮丑挫”是“大师兄”?
在敦煌榆林窟、东千佛洞及酒泉文殊山石窟,发现了若干幅取经图壁画。这些壁画开凿于西夏、元代时,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时间大致相仿,其中都绘制了一位僧人与一位随行的猴面行者。壁画没有注明他们的确切身份,但学者一般都认可描绘的是玄奘与猴行者。
不过,壁画里的“大师兄”面目狰狞,牙槽外露,不仅谈不上美,还丑得吓人。
随着“西游”故事不断丰富,元末明初时,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与白马的“五人天团”已凑齐。在甘肃甘谷华盖寺石窟发现的《取经归来图》对此有完整呈现。其中孙悟空猴脸无发,头戴紧箍,手持金箍棒,红衣赤靴,在前引路,白马在中间,猪八戒垫后。
明代吴承恩结合前人记载和传说写出《西游记》,在他的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基本可以概括为:矮、丑、挫,是身不满四尺、尖嘴缩腮,查耳朵,满脸毛,雷公嘴的“骷髅的病鬼”。能当主角,全靠剧本不靠脸。
▲2024年9月14日,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演员扮演孙悟空吸引参观者。(图片来自中新社)
清代的孙悟空形象在衣着上更加华丽,细节丰富,虎皮裙也系在腰间,形象高大了起来,但面目仍然狰狞。清末民国初,京剧兴盛,比较完善的美猴王脸谱形象更多地出现在戏曲的舞台上,在民间受到广泛欢迎。经过艺术改造,登上大雅之堂的孙悟空面相不再狰狞,红脸黄袍,腰系蓝带,造型也十分好看。可以说,这时的美猴王才是真的美!
美猴王为何总“黄袍加身”?
现在说起孙悟空,我们脑海里蹦出的多半是影视剧里的形象。1964年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86版的《西游记》、1994年的香港电影《大话西游》、2013年的春节档电影《西游·降魔篇》……
值得一提的是,与孙悟空相关题材的影视剧几乎年年都有,但国民知名度最高的还是《大闹天宫》与86版《西游记》。或许是因为这两个版本的造型最有辨识度和记忆点,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最“国风”。
在古代流传的色彩观念中,若对一件事物的形象塑造具有“五色”的参与,那么它一定具有“五品”的美好特质,这种非凡的品性拥有可以沟通天地、连接万物的非同寻常的能力,从而实现人与神之间的连接与对话。在《大闹天宫》中,导演以单一的原色——红、黄、蓝、绿、白为主色,以墨色为辅色,给影像注入了新鲜的生气与活力,建构出一个具有非凡“五彩”特性的经典孙悟空视觉形象。这种颜色的使用方式在日后对于孙悟空视觉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在86版《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影视形象成为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以至于提到孙悟空,人们必定会首先想到那个身穿明黄色衣服、头戴金灿灿的紧箍儿、手拿如意金箍棒的美猴王,黄色的使用为孙悟空增添了一抹神化色彩。
为什么选用黄色?
其实,黄色自古以来就与中国的审美表达紧密关联。早期的阴阳家将“五色”观念与“五行”说、“五方”说相结合,奠定了黄色居于正统的中心地位。同时黄色亦作为佛家最常使用的颜色,“金身”“金刹”以及僧袍等一切佛家装饰用色均为黄色。电影《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头戴僧帽,身穿金黄色的僧袍服饰;在电视剧《西游记后传》中,孙悟空全身的猴毛、金箍棒与紧箍儿均为金光灿烂的黄色,全身金黄尽显佛家的神圣肃穆。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白衣秀才,不仅“黄袍加身”,如今还跨界成为了泳池里的“顶流”。这泼天的富贵,连玉帝都要感叹:原来大圣的七十二变,最新一变成了“带货王”!
参考央视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