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盛赞九三阅兵?

来源:汉学佳微信公众号 1756980028000

“如果世界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就必须学习中国抗战的历史。”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随着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彩色气球飞向天空,纪念大会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8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在进行训练。(图片来自中新社)

前往参加纪念大会的,有一部分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后代。他们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先辈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光辉历程。其中就有一位我们熟悉的老朋友。

“我是在北京出生长大的,我多次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各种活动。”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汉学家柯马凯在现场观看完阅兵仪式后感叹,“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是帮助追求和平、阻止战争,我觉得不像有些国家见了战争就得站队,而中国是去参与调停。和平发展是人民群众最需要的。”

柯马凯家族几代人都在中国长期生活,他的母亲伊莎白·柯鲁克1915年生于中国,在108岁的人生里经历了不同时期。柯马凯回忆道,当有人问起,新中国成立后,旧社会和新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她母亲总是说,中国最大的变化是和平取代了战争。

▲8月21日,参阅队员在进行训练。(图片来自中新社)

无论是亲临现场还是远程观看,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盛大的纪念活动。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当代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特列什在阅兵结束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我们俄罗斯人民来说,这是世界政治和新闻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我们既可以在互联网上观看,也可以在国家电视台的新闻栏目中观看,许多俄罗斯人对这一事件非常感兴趣,并以极大的兴趣和钦佩观看它。”在特列什看来,大批中国朋友和国家元首作为嘉宾参加了阅兵,这表明纪念活动对全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其中的核心作用。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十六个字,精准诠释了此次国家纪念活动的宏大宗旨与深远意义。庄严的阅兵式,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的集体意志,也汇聚了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共同期许。正如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希所说,“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是为了铭记历史,这是在提醒世界:反对侵略、反对压迫、维护正义,是一种长远选择,也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如果世界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就必须学习中国抗战的历史。”莫希表示,“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关系复杂动荡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和平的捍卫者和多边主义的维护者,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等内容资料

责任编辑:江江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