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文化如何对外传播?

来源:中国文化报 1692240198000

中国陶瓷艺术与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外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形式发挥着它独有的作用,对我们走向世界、展示自我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精华,陶瓷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我国的陶瓷艺术就与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主要通过对外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等形式发挥着它独有的作用。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对我们走向世界、展示自我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茶山窑之妙——高峰师徒陶瓷作品展”,于香港南莲园池香海轩举办,展出陶瓷艺术家高峰与两位弟子鲍祈茗、侯梦露的多件作品。(图片来自香港中通社)

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一、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历程

瓷器与茶叶、丝绸是古代中国向世界输出的重要商品。围绕着对瓷器、丝绸等特色商品的运输,汉唐以来的先民开辟了运往亚非欧各地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伴随着商品的运输,中国的文化艺术也传入西亚、欧洲等国,中国的瓷器艺术一度成为西亚、欧洲贵族热衷追求的风尚。我国瓷器向外传播的历史,也可视为一部中国对外施展影响力的文化史、经济史。我国陶瓷在西方国家的传播被当地学者称为“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登场”。早在公元9世纪的晚唐时期,我国北方定窑白瓷便已远销至阿拔斯王朝腹地巴士拉;宋代龙泉青瓷远销波斯湾以及叙利亚、埃及等地;元代随着疆域拓展,中国瓷器传入西亚、欧洲。中国瓷器与伊朗、叙利亚、埃及等地的陶器艺术深度融合,形成兼具中国和西亚风格的“伊斯兰中国风”,并进一步影响欧洲瓷器风格的发展。在大航海时代前,中国的瓷器、丝绸贸易带动了环西太平洋至北印度洋国际海上贸易的兴盛,中国瓷器成为亚洲各国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宝,无论是奥斯曼帝国还是波斯萨法维王朝,抑或雄踞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君主,都以收藏精美的中国瓷器为荣。16世纪葡萄牙人将中国瓷器带入欧洲引发欧洲贵族阶层的追捧,瓷器成为各国皇室馈赠交往的礼物。欧洲人为获取瓷器制作机密,甚至派来商人与传教士进行观摩记录,随后便诞生了德国麦森、荷兰代尔夫特等欧洲最早一批陶瓷产区。中国瓷器向欧洲的行销运输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瓷器产业的崛起,间接引发了工业革命的爆发。

二、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

相较于其他文化传播方式,陶瓷的传播兼具实用优势和文化优势。陶瓷材料具有防火、防水、防腐蚀等特性。陶瓷运输可充分利用垒叠性以节约空间,可通过海洋与陆地实现长距离运输,具备商品远距离传播的优势。正因这些特点,中国陶瓷才能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中国陶瓷极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使其能够深度参与各国日常文化生活,陶瓷不仅作为茶饮器具,也可作为装饰品融入建筑的装饰中。就我国而言,陶瓷文化对外传播彰显了中国优秀的文化基因,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就西方国家而言,一方面,陶瓷艺术的实用性价值极大地改变了西方民众的生活。在中国瓷器进入以前,欧洲百姓多使用铁质或木质餐具,东南亚则以葵叶、蕉叶等作为餐具,中国瓷器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饮食器具类型。另一方面,中国瓷器所展现的艺术价值和工艺价值使得中国成为千年来的时尚发源地,自上而下的瓷器奢侈消费不仅增加了历代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树立了中国作为全球艺术输出国的形象,打造出“青花瓷”“中国白”“青瓷”等诸多时尚关键词。公元9世纪至18世纪900年间,中国始终是世界时尚艺术的发源地。艺术的对外影响是一个国家超强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能够将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快速传播至更远地方的重要方式。中国瓷器催生了西欧各大陶瓷奢侈品牌的出现,也曾经影响和催生西亚各类陶器品类的出现,对近1000年来全球文化艺术面貌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显示出中国对全球文化的影响力。

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陶瓷是我国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名片,陶瓷的外销,使各国家、民族之间的审美与习俗产生了深刻的交流融合,也使中国在不同时期接触到新鲜的外来文化艺术。讲好中国陶瓷故事,对于传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了解和掌握陶瓷艺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对外传播,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讲好陶瓷故事,首先就要重视与陶瓷文化相关专著书籍的出版与传播。殷弘绪、儒莲等是推动中国陶瓷典籍在海外传播的重要人物,这些学者将凝聚中国制陶精髓的典籍转译为英文、法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陶瓷文化与智慧在西方的传播。当代我们依然需要加大对陶瓷文化学者的扶持力度和推广力度,鼓励学者撰写更多广为流传的陶瓷学术著作,帮助他们和他们的著作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第二,应当注重高校教育的中外交流。教育是不同国家、民族增进了解及和谐共处的重要途径,陶瓷文化教育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不仅要引进优秀留学生并开设中国陶瓷文化艺术课程,还要鼓励高校师生出国访问进修。景德镇陶瓷大学与法国比利牛斯艺术学院、美国肯塔基大学美术学院建立了联合培养与互派师生制度,不仅促进本校师生出国参观学习,也吸引更多留学生前来学习,搭建起中外陶瓷艺术家、学术界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为中外陶瓷教育交流树立典范。

第三,应注重搭建以重点院校和团体引领的中外学术活动等平台建设。中非陶瓷文化节的举办,加大了中国和非洲、阿拉伯国家在陶瓷艺术方面的交流深度与广度,有助于更好地展现中国对外交流的自信姿态,推动景德镇等一批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走向世界。景德镇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对外传播交流活动,成功入选中国城市国际传播示范案例。

第四,应积极促进陶瓷艺术作品的推陈出新。唐代以来,中国瓷器凭借优秀的制瓷技术和艺术价值令欧洲贵族争相购买、心驰神往,这些辉煌成就是中国制瓷人在瓷器艺术领域的创新和努力换来的。如今世界各国的陶瓷艺术品风格多样、佳作频出,欧美、日本的日用陶瓷产品也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迅速抢占国际高端消费市场。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挖掘和创新中华优秀陶瓷文化传统,是摆在中国陶瓷艺术家和设计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第五,应依托数字传媒平台大力传播中国优质陶瓷文化。数字媒体是当今世界最具传播力的媒介。中国的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离不开影视媒体的传播,陶瓷文化纪录片可直观展现中国瓷器文化的艺术魅力,让更多国家的人直观感受中华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展示和介绍重要陶瓷产区、艺术家、设计师、学者、品牌,切实践行当代优质中国陶瓷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提升中国陶瓷品牌、陶瓷艺术、陶瓷学术研究的国际知名度。《匠心冶陶——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用china讲China——江西景德镇用陶瓷名片讲述中国故事》等大型纪录片已成为对外传播中国陶瓷文化的典范。除了纪录片外,社交、直播等自媒体平台也是占领文化制高点的关键,传统的电视传播正在被电脑、手机上的各大网络资讯和社交平台、直播平台所取代。应积极推动以微视频、微动漫形式讲述中国陶瓷故事,依托各类社交与视频平台,以在线直播形式讲述中国陶瓷的历史与成就。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使大众对于传播内容的趣味性、娱乐性要求提高,因此,在进行陶瓷文化传播视频与影片制作时,应努力增加内容的生动性、独特性,避免因视频内容的枯燥和单调使观众产生负面印象。

陶瓷文化凝结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哲学理念、生活方式与审美追求,是蕴含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结晶。做好中国陶瓷故事对外传播要利用好现代数字传媒技术平台的传播优势,打造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多层渠道。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在于故事本身的质量,而确保故事本身质量的核心则在于提升陶瓷艺术品、设计作品、学术成果的质量,这需要学者、设计师、艺术家砥砺奋进、勇于创新,以强大的文化定力为指引、以文化自信为宗旨,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陶瓷文化名片。(完)(原标题:中国陶瓷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

作者/朱峻熹

责任编辑:谷雨

中新社 东西问客户端

平等对话 文明互鉴

打开